第323页
果然,从这一面能很清楚地看到一层一层的蜂巢,透过半透明的蜂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蜂蜜已经达到采割标准了。
山岩和庆山先戴上防蜂面罩,师徒俩配合默契,庆山拿了一把柔软的毛刷,轻轻把趴在巢框上的土蜂刷下来,山岩就立刻把巢框装到摇蜜机里,旁边的江鱼按住摇蜜机,快速转动手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蜂巢上的蜂蜜被甩到不锈钢的桶壁上,然后流到桶内。
这样摇出来的原蜜,带回去还要进行二次过滤,才能灌装销售。
看着黄灿灿的土蜂蜜从蜂巢里摇了出来,孙哲远和郎兴国都很激动,一个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另一个干脆拿着手机跟着拍视频……看来基层干部的KPI压力也挺大的啊?
春蜜比冬蜜更稀薄一点,但架不住春天山下百花盛开,蜜源丰富,所以单个蜂桶的产蜜量就比冬蜜更多一点。
江峰家放在油菜地和菜园子附近的二十五个蜂桶,最后摇出来将近四百斤土蜂蜜,只有一个蜂桶因为浸水,感染了寄生虫,空巢了。
即便如此,四百斤的土蜂蜜,哪怕是收购价十元钱一斤,也给江峰一家带来了四千元收入!
这还只是他家蜂桶的三分之一!
而且今年的春蜜季节才刚开始,后面山上的野花开了,到时候还能再割一茬百花蜜,这么算下来,去掉偶尔的空桶,单单是这一季,江峰家光是卖蜂蜜就有两万多元的纯利润!
毕竟,在山里放蜂桶,几乎不需要买白糖去投喂蜜蜂,而且江峰家做蜂桶的木头,也都是他做木匠这些年攒下的边角料,所耗费的不过是一些人工成本。
可他们农民,平时刮风下雨找不到活儿,还不是躲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
与其闲着没事做,还不如打两只蜂桶放出去给自家赚钱呢。
“这简直就是甜蜜蜜的银行啊!”郎兴国诗兴大发,当场便要给郎山村的养蜂合作社赋诗一首。
郎老师站在一片油菜花中间吟诵新作的时候,江小满也拿出了手机,俗气地算起了这一季春蜜他们合作社能赚多少钱。
孙哲远帮他写项目申请表的时候,为了能顺利过审,可是帮他把牛皮都吹出去了,说他们这个养蜂合作社,依托郎山蜂蜜的蜜源植物资源,又有山岩和阿虎这些常年和野蜂打交道的“养蜂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必定能利润五十万云云。
当时就看得他冷汗差点冒出来。
江小满试图阻止孙哲远的吹嘘夸大行为,却被孙哲远一把掀开了,并且还语重心长地暗示他:先把牛皮吹出去,批点补助把养蜂合作社做大做强,到时候年底项目审核的时候,要是年利润达不到五十万,就把气象局拉出来祭天!
到时候就说因为天气预报不够精准,导致蜂农没有及时应对灾害天气,造成户外蜂桶大批减产……反正气象局每年到处背锅,也不差他们这一口小黑锅吧?
而且这样一来,他们合作社还能顺便报个受灾补贴呢,比如说蜂蜜减产,农民家养的土蜂没了食物,冬天不是要饿死?不得再审批点补贴来,给蜂农拿去买白糖喂蜜蜂?
江小满:“……”
幸好他没有同学考到本地气象局的。
不然非得跟他绝交不可!
第163章
江峰家的蜂桶今年大丰收!
一天就摇出了四百斤蜜!
听说一次就卖了四千多块钱!
这个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郎山村。
就连住在山上的好些人家, 接到亲戚的电话,都跑到山下面来看热闹了。
郎兴国趁机又拍了好多素材,并且暗暗后悔没有先报个线索上去, 到时候万一市里的媒体记者愿意来采访呢?
不过眼下也不迟,拿起手机拍了好几张山岩等人摇蜜的照片,又拍了一段老百姓围着蜂桶庆祝丰收的视频,传给了自己经常投稿的几个上级媒体的记者。
郎干事真是深谙捕鱼的技巧,大网一撒, 就等着鱼儿主动落网了。
上午摇完了江峰家的新蜜, 下午,众人又转战学校。
没错,勤劳简朴的江百川校长,也是每年卖土蜂蜜的大户。
只是,往年都是江校长亲自取蜜,再背到集市上去摆摊。
今年他老人家可享福了,坐在办公室一点不费心,让大侄子带人把蜂蜜割下来,卖了钱直接转账给他……
江校长觉得, 虽然他自己没有儿子,但江小满这个大侄子,可比一般人家的亲儿子靠谱多了。
郎山村小学的蜂桶都放在学校旧址的半山腰上, 担心惊跑了蜂子, 山岩决定把摇蜜的机器和装蜂蜜的塑料桶都扛到山上去。
幸亏他们把摇蜜的家伙都扛上来了。
也不知道今年是不是郎山这边春蜜的大年,江百川放在山上的这些蜂桶,居然没一个空桶的!
更让村民们羡慕的是, 这些勤劳的蜜蜂, 非但在蜂桶里筑巢, 蜂桶满了,居然还在树上结了好几个大蜂巢!
“乖乖~这些蜂子不会也是江校长的学生吧?这是来报恩来了?”
盯着头顶上沿着树杈一片一片紧紧挨在一起的蜂巢,村里人都觉得颇为神奇。
山岩抬头看了看,发现树上的蜂巢还有一大半都是空的,就知道大概是蜂桶满了,这里采蜜又很方便,还背风向阳,暖和得很,蜂子都喜欢在这里筑巢,蜂桶住满了也不跑,索性就地取材,在树上结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