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而打杨丽华的脸,不就等于是在打他的脸,打杨家的脸?杨家又不是小门小户,家里的女儿就这样给你挑菜似的选?
然后,在面子之外,杨界也得考虑实在的问题,孟钊娶了自己的嫡女还不够,还想纳他一个侄女儿,这对他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好处肯定是有的,若孟钊真的痴迷杨宜君,那杨家女儿联手独占蜀王宫就很简单了。毕竟一个是王后,一个是宠妃么。
但问题也是有的。
有一个女儿做王后,杨家与孟钊的结盟就是存在的了,加上杨宜君,并不会改变这件事的本质。那么这个时候让杨宜君加进去,是既浪费了一个杨家优秀的女儿,又可能让他与弟弟杨段离心离德——杨界自己不在意女儿嫁给孟钊会有什么不好,可他不是傻的,能看出杨段是真疼孩子,真心不想女儿嫁孟钊!
真要嫁,上回孟钊提亲就该允了这桩婚事了,何必弄到现在,做不成王后,给做个妃妾呢?
还有,杨界还得考虑到杨宜君的性格,和自己女儿的性格。
虽然他一贯认为,他们这种大族人家的女儿,从小受族中供养,荣华富贵受着了,别的地方自然要有所贡献。真要入了蜀王宫,也该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杨家的女儿,为了杨家的利益出力才是。
但他也很清楚什么是‘人心’,人心哪有那么好把握!哪怕就是他那傻女儿,都不可能被这一套哄住了,关键时刻会有自己的私心。更别说他那聪明侄女儿了——女子一聪明就是这样,难搞的很。
所以,真的把一直看杨宜君不顺眼的杨丽华,以及聪明过头而不愿意嫁孟钊的杨宜君,一起送到蜀王宫...光只是想想,杨界就知道,不可能有姐妹二人联手,独霸蜀王宫的美事。
杨丽华不先对付自己的堂妹就是好的了,而杨宜君...说实话,杨界也料不准自己这侄女儿的反应。
凭感觉,这个侄女儿好像做什么都不会让他意外了,倒是乖乖为了杨家的利益委曲求全,这是很难想象的。
杨界一直觉得,杨宜君身上有杨氏的刚烈,比一众子弟还强...谁要是让她不痛快了,她能拼着全部,大家同归于尽。
出于这些考量,杨界觉得还是不要姊妹两个一同入蜀王宫了...这也是他没有阻止杨段‘婉拒’孟钊的原因。这样挺好的,既拖延了这件事,他也不用直接对上孟钊——他还是想要和孟钊维持这种亲密合作的关系的。
孟钊想要收了杨宜君的事,最近这段时间在遵义城也算是传开了,杨丽华不可能不知道。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她砸了一大堆东西,然后就被教规矩的宫人‘劝诫’了一番。
“娘子,仪范,仪范啊!无论何时何地,您身为王后,都不能少了仪范...如今这般事算得了什么呢?若是在宫中,大王还有数不尽的美人,难道为了这样的事,您每回都要闹上一遭?”
杨丽华很想说,她才没有那么‘小气’,她家也不是小门小户,家里美妾美婢多了去了!她看在眼里,对于未来的丈夫有别的人,是没有那么在意的。她在意的是,还没娶她呢,这就惦记上杨宜君了!
一来,是太没脸了,体面都丢光了!她随便嫁哪家的郎君,也没有人还没进门,郎君那边已经准备着抬妾室的道理啊!二来,就是杨宜君了,做姐妹这么多年,被杨宜君压着这么多年,杨宜君都成了她一块心病了!
被教礼仪的女官这样说,杨丽华也很委屈啊:“此是大王着实无礼!妾尚未入宫,大王便令使者如此行事...即使是小门小户,也没有正妻未入门,便打探起纳妾之事的道理罢?”
宫人听得这话,却眼皮子也不动,依旧劝她要沉稳,要守礼——说的明白一些,皇帝这种存在就是世上最无礼的!因为那些礼教规矩,约束不了他们。他们当那些礼教规矩是礼教规矩,那才是呢!若不当回事,也就呵呵了。
孟钊算不得皇帝,但以他治下这片地来说,说他和皇帝享有一样的权力,这也没问题。
杨丽华此时如此说,也只能说她根本没弄懂她要嫁的是什么人。
相比起她来,最近都呆在家里闭门不出,躲风头的杨宜君,就太清楚这些事了——大约是心里有感慨,又重新翻了一遍史书里的本纪部分...所得颇多。
看影视剧也是这样,都是挑着皇家故事看的。虽然剧里面很多东西在杨宜君看来是贻笑大方了...后世之人很难理解皇权世界里,皇帝到底是个怎样被权力异化了的‘怪物’。或者说,知道的这个的都是专家学者,影视剧很难弄的那么深。
不过,影视剧中也有触及到这一点的,弑父杀兄、阴谋算计、反攻倒算、前朝后宫......杨宜君看着也很有感触。
正是因为了解孟钊成为蜀王之后,能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做出什么事来,杨宜君内心深处其实是有点儿不安的,只不过在当下,情况还好,她只能将这一点儿不安暂且按下不说。
“...听说十五姐在家砸了好多东西,王宫里来的女官就劝告她要大度,要时时刻刻符合王后的仪范......”杨蔷给杨宜君说了外边传的事儿。如今杨宜君在家躲风头,也只有关系最好的杨蔷偶尔回来看她,和她说说外面的事了。
播州侯府上,杨丽华身边可不是铁桶一般...有这样的事传出来,并不是什么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