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黄成问:“这米给你们,要不要。”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随后下定了什么决心般,齐声道:“要!”
黄家村全反了,落草为寇。
而与黄家村相似的还有很多地方,有些村民被当场镇压,有些村民则占山为王。
后来有人特意计算过,只元乐三十七年,大大小小的起义共有31场,堪称大靖朝建立以来之最。
商人们将各地的消息带去江南,顾澈听闻后,当机立断让沈寅出手茶楼,布庄,布厂,把四个点心铺子也转了出去,迅速套现,购买粮食药材。
长远镖局以运镖打掩护,将东西全部运往惠县宅子。
念及文大郎,顾澈特意跑了一趟文家书肆,不但没找到文大郎,还被文家伙计一顿奚落。
顾澈发动方白他们一起去找,最后在一家茶楼找到刚跟人联络完感情的文大郎。
方白把手里的纸条交给文大郎:“阿九哥让我给你的。”
文大郎:“阿九?”
文大郎打开纸条,看完内容,眉头微蹙。
“杞人忧天。”文大郎把纸条撕碎。
但他心里确实隐隐不安,回家开始准备。
另一边叶音找到本地最大油商,用浸出法的方子换钱,随后立刻去粮商手里买粮。
当叶音刚把粮食带走,下午时候粮食价格暴涨。叶音心里一颤,厉声呵斥慈恩堂众人丢掉笨重家物,离城转移至惠县。
臭蛋他们还是懵的,不知道怎么了,而当天晚上,城里就乱了。
因为地势和经济缘故,江南的普通人得到消息的速度也比其他地方快。各地起义本就让人人心浮动。
偏偏江南大部分商人短视,此刻竟然哄抬物价,粮价短短半日功夫竟然直接翻了五倍,盐价糖价更不必说。且涨价趋势不减,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官府衙门竟然在两税之上又添税目。
这简直是火上加油。
愤怒的百姓直接屠了知府衙门,可怒火未消,转而将矛头指向城中富户。
“快点快点。”文大郎在后门不停催促。
“还有谁没上马车。”
文二郎忙道:“来了来了。”他负责断后。
“大哥,所有人都到了。”
文大郎上马,走在队伍前头,喝道:“出发。”
周边火光冲天,百姓的怒吼声几乎冲破夜空。
文家女眷听的头皮发麻。
孙逊和他的寡母也被文大郎一并接了来,孙母同文家女眷安排在一起。孙逊跟在文大郎身边。
他们一行人速度并不快,每次行进都要家丁探路。
“大公子,前面安全。”
文大郎挥手:“走。”
忽然前方冒出了一队人,文大郎急道:“护卫。”
很快对方举着火把过来,文大郎才知是虚惊一场。对方也是逃难的富户,不过这一次,没人再有空寒暄。
周边的火光和怒嚎像催命的恶鬼,文灵在车里安抚亲娘和未来的婆婆。
当他们终于要到达城门的时候,不知从哪儿跑出来一群百姓。
文大朗喝道:“不准吵,所有家丁听我命令。”
临时制作的竹矛此刻并没有太大威胁性。
“他们那么多人,肯定有钱,大家一起上。”
文大郎目光充火:“刺——”
他举着一把刀,借着马上的优势,像抢劫的流民砍去。
可他运气实在不好,一刀砍在对方骨头上,卡住了。眼见敌人要把文大郎拽下马,孙逊一夹马肚快速冲去,直接把敌人撞开。
铁刀落地,发出铮的一声响,而后被人踩在脚下。
文大郎学精了,一心驾驭马匹冲击敌人。一刻钟后,围攻文家的百姓见久攻不下,终于退去。
文大郎警惕地盯着,直到对方真的走远了,他才松了口气。
夜风一吹,文大郎浑身冰凉,原来刚才短短时间内,他出了一身冷汗。
孙逊扶住他:“大兄,没事吧。”
“没事。”文大郎咬牙:“走。”
守城的官兵早就不在了,不知谁先打开了门,文大郎他们终于出城。
城外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孙逊举着火把勉强照亮前方,“大兄,我们去哪里?”
现在各地起义,最安全的地方应该是皇城。不知道文大郎是否北上。
可现在北上并非有利无害,这一路不知道要遭遇什么。若是途中遇上起义军才叫要命。
就算走水路,也怕遇到水匪。
孙逊面色难看,眼下还真没有一个好去处。
“去惠县。”文大郎突然出声。
孙逊:“惠县?”
孙逊不解:“大兄,我记得惠县之前被流民屠过城。”
文大郎颔首:“正因为如此,人人皆知惠县贫苦,一般不会往惠县去。”
文大郎:“先解燃眉之急,再图以后。”
而跟文大郎想到一起去的还有不少。
逃出城的自然欢喜,没逃出城的叫苦不迭。
罗老爷贪图家财,这样也舍不得,那样也舍不得,于是等到流民冲进他家,罗老爷后悔已经晚了。
流民看着还没运走的珠宝布匹,眼睛放光:“娘的,这些富人藏了多少好东西。”
罗老爷腆着笑:“壮士,这些你们都拿去,都拿去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