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357页

      远处人声嘈杂,宫人们各自惊慌奔逃。
    而阿嫣的视线逐渐模糊,体力也在快速流失。
    就这样了吗,就这样结束了吗
    她还没有报仇。
    秦烟,宋吟,萧太后,谢安,谢长渊
    长渊哥哥
    在这个无比混乱的西戎王宫,无人在意那位身中数箭,此刻正仰躺在王上寝殿的廊外才被送进宫的嫣夫人,她面上平静,双眸看着廊顶,唇边带着本不该出现的甜美笑容,但身体已然僵硬。
    -------
    当夜,西戎王姜渠义于宫门处被秦烟的人拦截,最终寡不敌众,西戎王姜渠义死于江沐之手。
    江沐提刀割下他的王叔姜渠义的头颅,将头颅高举,高声喊道:
    姜渠义已死!
    父王,母后,王兄,王姐,我姜循为你们报仇了!
    西戎王姜渠义身亡,前西戎王幼子姜循归来的消息火速传遍西戎王宫,也以极快的速度传遍王都。
    这场准备充分的宫变很快结束,胜负已分,姜渠义余党有拒不就擒者格杀,另有擒获者无数,也包括姜渠义年仅十岁的幼子。
    当然,秦烟的行动能如此顺利,还有赖于前西戎王座下的一众老臣,不过他们估计没料到秦烟接下来会有的惊人动作。
    ------
    翌日,西戎王宫,大殿。
    由于这场宫变只能算是西戎王室内部的政变,因而权利交接异常简单。
    姜渠义已死,而姜渠义唯一剩下的幼子被秦烟所囚,因而姜循这个前西戎王之子顺理成章地由一众臣僚拥立上了王座。
    而此刻大殿之上,在王座侧旁,还有一个位置,其上坐着的是大夏的太子妃,秦烟。这让殿上的文武官员皆有些疑惑。
    待姜循的登极仪式完毕,秦烟向殿中众人缓缓开口:
    现在,我给西戎两个选择。
    其一,由于西戎曾经伙同突厥屡犯我大夏边境,以及此次公开支持大夏益州独立,西戎必须承受大夏百姓的怒火。
    大夏萧关平西军将压上西戎边境,届时新仇旧账一起算。
    其二,西戎就此合并入大夏,放弃国体。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震惊地目瞪口呆。
    放弃国体?并入大夏!
    秦烟继续开口:
    若西戎并入大夏,将由西戎人和大夏人共同管理执政,可阻绝因大夏同西戎毗邻而造成的难以避免的边境冲突。
    西戎本就苦寒,西戎的底层百姓是如何艰难地求存是有目共睹。若西戎人获得大夏身份,可入大夏经商为官定居,对大夏和西戎来说,这是双赢。
    我只给你们半日的时间考虑。
    言毕,秦烟起身,同王座上的姜循对视了一眼,而后带人离开了大殿。
    ------
    待秦烟离开后,大殿内众人瞬间开始激烈讨论。
    无人想要西戎放弃国体,但大夏太子妃态度强硬,且她带来的十万兵力还分散在王都各处,而此刻他们也得到消息,大夏四十万平西军已压上西戎边境,似乎大战一触即发。
    大夏太子妃这根本不是在商量建议,这是明目张胆地武力威胁。
    他们为了阻止姜渠义一意孤行地同突厥联合出兵置西戎于险地,让西戎百姓免于战火,这才同意大夏太子妃秦烟的合作。
    但这终究还是引狼入室了,此时后悔也为时晚矣。
    而大夏太子妃秦烟所言的,西戎苦寒也是事实,若是西戎人能入大夏,那么
    朝臣们争论地面红耳赤,最终殿内两种声音差不多各占一半。
    一个时辰后,王座上的新晋西戎王姜循开口:
    本王宣布,西戎放弃国体,并入大夏。
    就在当日,西戎国门大开,平西军沈辞将军带领二十万兵力入驻西戎。
    同时,一封封盖有西戎王玺的国书发往各国。
    国书上言道:
    西戎王姜渠义突染重疾而亡,前西戎王幼子姜循继位。
    西戎宣布,就此取消国体,并入大夏,且暂由大夏太子妃秦烟执政西戎。
    ------
    突厥可汗阿史那契骨是在西戎宫变,九公主阿史那明珠逃回突厥时得到的消息。
    阿史那契骨正准备带兵驰援西戎,突然得到消息,大夏太子封湛亲自领兵,压上突厥边境。
    阿史那契骨只能放弃前往西戎,全力对抗虎视眈眈的朔北大军。
    而当西戎的国书到达突厥后,阿史那契骨是恨得滴血。
    西戎就此并入大夏!这是狠狠断了突厥一臂。
    由太子妃秦烟执政西戎?
    这场西戎的政变,应该就是秦烟主导的结果。
    秦烟,秦烟!
    这个有着惊人美貌又手段狠厉的女人!
    而益州萧太后得到西戎的消息后,当即命众位将军紧锁关口。
    萧太后对秦烟能兵不血刃拿下西戎很是震惊,秦烟竟然有这般实力,在他国夺权。
    而萧太后同时也毫不怀疑,秦烟定会对益州动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大夏上京城中朝臣是惊讶又激动,就连兵部尚书贺严明都没有提前得到消息,太子妃秦烟会对西戎动手,但如今这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