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45页

      小厮目光不自主地盯在她身上,好奇着她的相貌,久久难移视线。
    “好,”一旁站着的相公简单一笑。“一路看来,也就这家客栈最像样了。”
    这个相公神色冷淡,似乎有点孤僻,不爱搭理人。他相貌白净斯文,眉目清晰,眼睛明亮,甚至可以用漂亮来形容,有几分雌雄莫辨。乍看只觉有两分书卷气,再细看,步履果断,举止敏捷,反倒威严得像个军官。
    小厮也是见惯了人来人往的,只看两人说话的感觉,也知道是有来头的主。只是这年头,有钱人来南疆总要雇好随从陪同的,不然行在偏僻处,难免容易遇上歹人,却不知这二位为什么如此大胆。
    来人正是天朗国国主及国后——朗寅释和墨子幽。
    由于南疆西北部与西陵接壤,墨子幽打算晚些时候回趟西陵看望父皇母后,便差遣青芜、青荇提前一步准备,自己和朗寅释单独来这偏僻小镇看泼水节。两人这一路可是各种奇遇,还在山野间遇到了一伙“不专业”的山贼,把他们马车车轮给卸了。若不是墨子幽一通“锻炼”打得山贼们鬼哭狼嚎,恐怕行囊和马匹都追不回来。
    在大厅里站稳,墨子幽将行囊丢进身后的朗寅释怀里,理了理衣襟上的褶皱,朝着门房小厮问道,“可有空房?”
    “有,空房多得很!”小厮有两分好感的回答道。
    “那好,要一间你们这儿最好的房间。”藏在面纱后的脸上似乎浮起了笑意,“顺便准备好两人份沐浴的热水,一会儿送上去。”
    “好的客官!”
    天气干燥,墨子幽有些累了,径直走去客栈门厅的椅子边上坐下,倒了些茶水喝。
    一旁,朗寅释抱着行李立在门厅边上。
    客栈对面是一排矮房,房子后面高大的榕树之间,可以看见一大片深山老林,山势崎岖陡峭,甚至可以用奇形怪状来形容。
    南疆比不得天朗的繁华,但是独特的地理风貌,带来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人更热情直率,树木植被生长旺盛,体型巨大,奇珍异兽、毒虫蛇鸟也较北方更为众多。南疆的一切似乎都多了几分野性,像那热辣的太阳一般,炙烤得人无所遁藏。纵使墨子幽出生的西陵,已属于南方,但她也显然对南疆束手无策。
    落日时分,正是一天里最后的繁忙时刻。
    客栈旁边开着一家当地烤馍铺,热腾腾的冒着气,朗寅释面向街边,等候着小厮把门牌取过来,好入住休息去。
    突然听得耳边传来一阵对话。
    “阿荣乖,站在这里别动。娘去给你买块烤馍。”路边一个年轻妇人说道,她并没有南疆那种呢喃似的口音,是标准的天朗口吻,吸引了朗寅释的注意。
    “放心吧娘,阿荣哪儿都不去。”孩童稚嫩的童声响起,保证着。
    朗寅释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身着藏青布衫的年轻妇人,从自己身边擦肩而过。她带着南疆人的头巾,腰上系着家用的格子围裙,松垮的打了个结,这是南疆女性常见的打扮。她手上拎着篮子,里面有些日常需要的物件,想是刚买完东西回来。
    擦肩而过的一瞬间,朗寅释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一种冥冥中的直觉,让她忍不住凝神的望了过去。
    年轻妇人从围裙口袋里取出几枚铜钱,站在了排队的人群中,朗寅释只能看见她的侧脸,她的发丝挂在脸上,有着照顾家庭的女子特有的娴静,也有着为人母所特有的温柔与坚韧,在这昏昏笼笼的即将步入夜色的时分,看不清她的眉眼。只觉得是有些冷冷的,又不乏两分秀雅。
    只听那年轻妇人低声快速的说了句,老板便拿起纸包了一只热馍,递给了她。
    “您的烤馍,阿贵娘子,您接着!”老板熟稔的称呼着,看来已经认识这个妇人许久。
    年轻妇人取了热馍,过了街,牵起路边等待的孩童。这男孩不过四五岁左右,稚嫩的小脸上满是期待,他伸手捧过了妇人手上的热馍。
    “哇,好烫呀!好香!”孩童开心的笑了起来。
    “快吃吧,不然回去爹爹要等急了!”妇人摸着他的脑袋,笑道。
    “嘻嘻,爹爹吃不着!”孩童发出一串快乐的声音,举起手中的热馍,“娘,你咬一口!”
    “娘不饿。”
    “你就咬一口嘛!”
    孩童望着母亲嬉笑着,拉紧了母亲的手,蹦蹦跳跳的走远。
    朗寅释望着这母子踏着暮色回家的背影,神情动容又迷惘,久久不能移目。过了许久,她像是松了心头搁置许久的一口气,长叹一声,忍不住摇了摇头,轻笑起来。
    “看什么呢?”墨子幽跟门房说完话,见朗寅释痴立着,不由好奇地探过脑袋,循着朗寅释的视线望去。“这么痴迷,难不成是什么美人……”
    说起来,墨子幽这些年似乎对美丽的女人越来越感兴趣,时常对街边的美貌女子流露出“贪婪”的目光,她那急切的样子,让朗寅释不禁失笑。
    “也没有美人啊。”墨子幽颇为遗憾地自言自语。
    她困惑地盯着那对母子的背影,又把狐疑地目光扫向朗寅释脸上,来回再三,仿佛征询着什么答案。
    朗寅释见她一脸严肃热切,似乎要讨个说法似的,是好笑又无奈。
    “只是一个路人颇为眼熟,像以前的朋友,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你想到哪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