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22页

      “原来那整个村子里,住着的都是拐子和他们拐来的孩子。我们只有七八个人,如何斗得过人家一个村子的人?这样大规模的拐子村,估计和当地的官府也有勾结的,我便连夜赶去了扬州,求见林家姑爷,请他帮忙。”
    尤氏听到这里,抚掌大笑道:“必是林姑爷出手了,金陵离着扬州近,林家又是江南的望族,根基深厚。纵使不借助外力,单林姑爷自己,收拾那群杀千刀的拐子,也是绰绰有余了。”
    焦大点头称是,周围的婆子丫鬟也都夸尤氏见多识广。
    秦可卿自然也附和了几句,随即问道:“那些拐来的孩子,最后是怎么安排的,英莲和她妈妈,你可带回来了?”
    焦大听得秦可卿询问,急忙回道:“那些孩子,有些还记得家的,林大人便派人送了他们回家。有些却是小小年纪就远离父母亲人,什么都记不得了,林大人也让人画了画像,江南一带的各府各城,城门口都张贴了,若是有相符的,也让他们随找来的亲人回去了。”
    “还有一些,是既不认得家乡,也没有亲人来寻的。林大人心善,建了所慈幼堂,好生安置了,如今温饱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英莲姑娘,她已经记不得自己的家乡了,不过奶奶说过她母亲封氏的居所,我们派人去寻,果真找到了,如今她们母女正在偏房候着,想要拜谢太太和奶奶的大恩。”
    秦可卿听到这里,方才放下心来,又闻说英莲母女都在外面,忙让人请了进来。
    母女两人进的房来,纳头便拜,口中喊道:“给太太、奶奶请安,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这叫英莲的姑娘,如今不过豆蔻年华,生的粉雕玉逐,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恰似观音座下的玉女一般,十分喜人。看她袅袅婷婷的走进来,又福身行礼跪拜,行动间颇有章法,是个懂规矩有教养的。
    她母亲封氏原也是名门望族的当家太太,父亲甄士隐更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扶劳济贫,修桥铺路,口碑甚好。只因这唯一的独女,不幸被人拐了去,如今甄士隐也出家去了,封氏头发花白一片,眼见着的沧桑衰老,一家人好不凄凉。
    尤氏看了看这母女俩,招手示意英莲上前,握着她的手叹道:“好个齐整的面貌,倒与我这儿媳妇有三分相似,只你比她又更灵巧些。”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1-18 21:41:22~2022-01-18 23:48: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纪雨安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秦可卿(十一)
    封氏和甄英莲闻得此言,看了看通体金玉、气派非常的秦可卿,又从焦大口中得知,正是因着这位奶奶的梦境,才有她们母女的今日,心中对她都十分感念。
    封氏诚惶诚恐道:“哪里敢和奶奶相提并论,奶奶非但生的一副菩萨心肠,连这长相都是花容月貌的。老妇人纵然已经活到花甲之年,可也再没见过比奶奶更俊俏的人儿了。我这女儿,给奶奶做丫鬟使都配不上呢。”
    “封娘子忒的自谦了,照我说就是强些。”尤氏说罢,褪了手上的一个镯子,顺手带到英莲的手腕上。
    继而又对秦可卿说道:“你如今可高兴了,做梦梦见这么个好看的姑娘,偏又给你寻到了,如今到了你眼前,怕是午饭都要多吃两口了。”
    秦可卿也不恼,看着甄英莲发觉她果真与原主有着三分神似。如今是衣服钗环不显,若是好生打扮打扮,英莲绝对算是宁荣两府中顶尖儿的美人胚子了,说句实话,三春的长相都未必及得上她呢。
    再想想前世,这么个如花美眷,偏落到薛大傻子手中,被他们一家子磋磨,想来也令人心中不忍。
    “还是太太知道我,可不就高兴呢,来了这么个天仙似的妹妹。我心里巴不得让她在咱们家常住呢,只是封娘子未必舍得呢,她们母女失散多年,如今重逢了,可不得好生亲香亲香。”
    秦可卿笑着回了尤氏,末了又转头问封氏:“不知道娘子如今是何打算,我听说您现如今已经离了故土,家里双亲也早已仙去,如今唯有英莲妹子这一个亲人了。若是不嫌弃,不如就在我们府里住下,我见着我这妹子实在是欢喜,再不忍她离我远远儿的了。再说您是经过事儿的老人了,闲时也可提点提点我,岂不是两相便宜?”
    封氏却是早有打算,她以前也是富家太太,可如今却三餐不济,生计艰难,焦大寻到她时,家中连下锅的米都只剩半个月的量了。如今又寻回了女儿,且女儿这般品貌,小门小户的如何保得住她,一路往京城来时,她就思量许久,想着要依附秦可卿过活。
    这也不是空想而来,秦可卿既然可以为了个梦,大张旗鼓耗时良久去寻英莲,自然对她有三分情面。封氏如今虽然落魄,但是眼力见识俱是一等一的,且她还有一门绝技双面绣,只是以前无人庇护之时,不敢拿出来,才导致家业凋零。
    如今封氏虽然年迈,毕竟眼界还在,教导闺中女子还是绰绰有余的。宁国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家中姑娘们又不是靠这个为生的,只说得出一二三四,能绣上几针便很好了,余下的自有针线上人做活,哪里用得到她们亲自动手了。
    封氏本就有此打算,又听得秦可卿之言,自然无有不允,开口谢道:“多谢奶奶为我们母女打算,既如此我也就厚颜应下了。好叫太太和奶奶知道,老妇人如今别的不成,只从前倒是对那双面绣略知一二,若是府上不嫌弃,倒是可以尽些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