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7页

      乔瑜以前觉得闺蜜想多了,她肯定不会,现在发现,她的猜测没错。
    肚子还饿着,蟹黄面想着了便想吃,吃不到难受。
    “还,还请,夫君,帮忙。”
    “螃蟹,死、死了,就不能,吃了。”
    程怀瑾甚少见到得寸进尺之人,他这位新过门的小娘子是其中翘楚,他的剑向来杀人,第一次被用来砍螃蟹,还是他亲自动手。
    他也不知自己怎么就同意帮忙,许是看她傻乎乎的,连几只螃蟹都抓不住,“你若闲的慌,可回去抄抄佛经,拿螃蟹撒什么气。”
    说着刷刷两剑,动作干净利落削掉螃蟹腿,看的乔瑜目瞪口呆,满眼崇拜,“夫君,好厉害。”
    “大惊小怪。”程怀瑾撇开脸,“你要这些螃蟹作甚?”
    “做,蟹黄面,吃。”
    程怀瑾:“……”
    他一定是疯了,大晚上不睡觉在这儿给傻子削螃蟹。
    小娘子说话古怪,行为也古怪。
    螃蟹刚被削腿,新妇立马捡来呼哧呼哧洗螃蟹躯壳和那些细细小小的腿,再上锅蒸,动作干净利落,一点也不像说话时那磕磕巴巴模样。
    蒸出来后又拿勺子挖出里面的黄和肉,细小的蟹腿肉也不放过,最后弄出来蟹黄和肉也不过才一碗。
    程怀瑾拿着剑在一旁看着她弄,不明白这般费心费力就为了这么点东西?还弄的满手腥味儿。
    挑完所有蟹黄和肉,面也醒发的差不多了,乔瑜开始拉面,顺道吩咐二公子帮她看火。
    程怀瑾脸色沉下来,紧了紧手中的剑,上一个在他面前得寸进尺的人,下场是什么来着?
    乔瑜:“先小火,热锅,要炒,蟹黄。”
    面拉好,撒了面粉放在一旁,乔瑜开始炒蟹黄蟹肉,简单的调味,蟹黄蟹肉在锅中散发诱人的香味儿,就锅底那么些许,却香气勾人。
    炖煮片刻将蟹黄蟹肉舀在碗中备用,加水开始煮面。
    第4章
    棠棣苑下人一般卯时中便起,粗使下人得提前打扫院落,而贴身大丫鬟等洗漱后先吃了早食,才方便伺候主子。
    而今日,棠棣苑的下人是被香味儿馋醒的,天刚蒙蒙亮蟹香味儿飘散,有那闻着味儿的下人走到厨房一看傻眼了,使劲揉了揉眼睛,她看到了什么?
    二少夫人那般娇小一人,站在灶台前煮面。
    灶台下,他们家高贵谪仙般的二公子竟然在烧火。
    门口有人出现,程怀瑾眉头一凝,这才发现外面天色已经大亮,不知不觉竟这个时辰,丢下柴拿了剑起身便走。
    “夫君,面好了,灭火。”
    乔瑜正要挑面,发现人忽的起身离开,眨眼睛就消失在厨房门口。
    面挑出两碗,刚要将蟹黄蟹肉铺上去,一黑衣劲装男子出现在门口,“少夫人,公子让分一碗面送去青松苑。”
    面条易克化适合老人用,乔瑜点了点头分了面出去。
    老太君对她蛮好的,请安也从不难为,二房夫人和五姑娘人也好,只可惜面条和蟹肉都不多。
    分给二公子的蟹黄多些,想着她把人伤了,也不知道一碗蟹黄面赔礼够不够。
    --
    老太君上了年纪觉便少了,早早醒来,得知棠棣苑的紫萱来了,说是给她送蟹黄面来,乃二公子和二少夫人亲手做的。
    前一句不重要,得知是小两口亲手做的,老太君赶紧让人拿进来。
    面条与平日厨房做的不一样,面条细白又长,没有汤汤水水,最上面是一片金黄色的东西,闻着倒是香。
    “老太君,少夫人说此为蟹黄面,伴匀了食。”
    紫萱看过少夫人拌面,便揽了差事。
    老太君近几年胃口越发不佳,平日吃的少,一碗蟹黄面,她愣是吃的一口不剩,还有些意犹未尽。
    伺候的下人见状还有些担忧,平日老太君胃口可没这般好,别撑坏了。
    老太君用茶漱了口,想问问二公子夫妇如何做的面,然紫萱未曾看见无法告知,不过小厨房螃蟹壳螃蟹腿剥了一堆,二少夫人脸上手上粘了面粉,应是错不了。
    老太君越发满意这个孙媳妇儿,老大两口子在世时二郎乖巧又懂事,自打两口子没了,二郎性子骤变,她这些年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二郎在她面前虽一再隐忍掩藏,可孩子心里苦,她这做祖母的又岂会不知。
    只望如今娶了媳妇让他身边有个人陪,能好受些。
    “上次宫里赏了两匹锦缎,一匹罗甸紫一匹昌荣,适合二郎和二郎媳妇,一并拿了去。”(作话解释,两颜色。)
    --
    乔瑜让紫萱提了面送去给老太君,又将做好的簪子交给紫檀让其拿去给五姑娘,其中每支簪子还用边角料做了配套的耳环/耳坠。
    吃了面她一觉睡到下午方醒,傍晚又做了一支绒花簪子方再歇下。
    过了两日,五姑娘欣喜的来找乔瑜,“嫂嫂,猜猜妹妹手里有多少银子。”
    六支簪子全部卖了,最少六十两,最多一百八十两,看五姑娘高兴模样难不成还有多?
    乔瑜现在缺银子缺的紧:“二百两?”
    五姑娘将荷包郑重的放在乔瑜面前,“嫂嫂快点点。”
    荷包不大,鼓鼓的,但听声里面银两似乎无几,打开发现是一摞银票,面额不大但多,数下来一共六百六十三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