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636页

      这事顾昭没拒绝,一切由顾旸和彭家人作主便是了。
    接下来几日,顾昭一直在外忙于应酬,他要请客吃饭,当初一起在翰林院以及工部共事的官员,赶考中结识的人,还有别人的请客也不能全都推拒了,顾昭挑了些没多大利益牵扯关系还不错的去赴了宴,比如工部尚书家办的宴席他就不能不去,当初得了工部尚书不少照顾。
    之后户部尚书的母亲大寿,也邀请了顾昭还有黎氏以及顾家二老,顾昭同样推拒不得,心里还在嘀咕,怎这么赶巧,刚赴了工部尚书的宴,没几天就要赴户部尚书的宴。
    每回赴宴,顾昭身边都围了不少人,就没有个清静的时候,有关心他的,也有想从他这儿打探消息,或是跟他套近乎的,这几年官场顾昭也不是白混的,而且身份不断走高,别人心里怎么想另说,面上却不会轻易得罪了他。
    他还和宋泽一起赴了一场由今年考生举办的文会,那些考生将上一届的进士请了不少,在文会上看到当初的榜眼杨卫展,恍惚觉得好久没得到过杨卫展的消息了,一问才知这位虽然早一步离开了翰林院,但如今却有些默默无闻了。
    顾昭也才想起来了,当初杨家也卷进那几位宗室之子争夺皇嗣的纷争之中,不过不同于丁家站队站得那么明显,丁家被处理了,杨家还留在官场里,不过不再如之前那般风光了,就连杨卫展也带了几分郁郁不得志的神色,见到顾昭和宋泽时,杨卫展的目光是回避的,也不跟其他人一样过来套近乎。
    能一路闯关斩将走到会试这一关的,大多是聪明人,看这三甲三人,宋泽和顾昭关系一如既往的好,杨卫展却跟他们疏离得很,也没人自讨没趣地凑上去问个究竟,但多数人下意识地跟杨卫展远了些,毕竟他们过了会试的话以后也要进入官场,没必要得罪顾昭和宋泽这两位陛下和太女面前的红人。
    第391章 关于海运
    文会要写诗联对子,顾昭虽然这方面的文采比起宋泽差了不少,但也不惧就是了,难得清闲,跟着大家一起热闹凑趣,当然没一人会说他写的诗比起旁人逊色,并且还有不少人夸他呢,顾昭心中暗道,如果不是他有如今的地位,听到的话也不会这么好听。
    他也没多往心里去,毕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他到了官位比他高本事比他大的人面前,当然也会说好话奉承一下,人之常情,所以也不会因为好话听多了就真以为自己水平高了。
    而且他很欢迎这些年轻人进入官场,不断地给官场注入活力。
    “宋大人,顾大人,听说最近朝廷上在讨论开海运一事,两位大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顾昭和宋泽互看了一眼,宋泽知道顾昭的去向还在待定,但知道朝廷讨论开海运一事,他就猜到皇帝想将顾昭安排去哪里了,虽没听顾昭亲口承认,但也算跟顾昭有默契的。
    宋泽笑道:“开有开的好处,禁有禁的好处,但要看怎么个开法,否则得不偿失,相信陛下和朝廷定会商量出一个妥当的法子。”
    听宋泽这仿佛什么都没说的一番话,顾昭差点笑出来,京城的官场就是个大染缸,瞧宋泽在这里待了三年,也变得狡猾起来了。
    顾昭跟着宋泽走:“对,我的想法和宋兄一样,如果要开的话,需有个万全之策,想必诸位大人此时也头痛得很。”
    宋泽也差点乐出声。
    杨卫展坐得离他们有些远,见众人捧着顾昭宋泽,他心里很不舒服,然而因为皇嗣一事,杨家已惹得陛下不高兴,太女也不怎么待见他们,他们当初可反对过太女的,所以杨家此刻也只能蛰伏,等待时机再崛起。
    平时虽然变得低调多了,但自听到朝廷讨论开海禁一事,杨家人私下里也在讨论此事,杨家到底要不要参与,杨家又要站什么立场,如果杨家的作用能突显出来,杨家便能重新起来,也许又能得到陛下重用。
    杨家人其实同过去一样,依旧偏向保守,并不赞同开海禁一事,但这回他们知道,此事明显是由陛下先提出来的,这显然就是告诉众臣,陛下是同意开海禁的,那杨家这次要怎么站队?
    如果赞同的话,到时需要杨家出人出力又该怎么办?难道要与众臣联手劝阻陛下?这样的事情朝臣们又不是没干过,尽管会不得皇帝高兴,但只要杨家隐在身后的话也不会被皇帝发现杨家在其中的作用。
    只是到现在杨家也没拿出主意来,因而杨卫展这会儿听着别人的讨论,并未发表看法。
    当日回去后,杨卫展就去找了他祖父,说了文会上的事。
    “你说他们二人说了模棱两口的话?并没表明自己的态度?”
    杨卫展表示不屑道:“他们话虽如此,但孙儿猜测,他们肯定是站在陛下一边的,否则他们这样没有背景的人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当然只能是紧抱皇帝大腿了,而不是左右皇帝的决定。
    杨祖父沉吟了半晌,杨家这回赌不起,怕再赌输就没有起来的机会了,因而说:“祖父再与其他大人商量一下。”
    “是,祖父,孙儿知道了,不过依孙儿之见,依旧太过冒险了,将人力财力投入到这看不出前景的事情上,最后失败了由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杨祖父也认同这样的观点的,但显然皇帝并不属于保守一派的,皇帝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了,却比以前更有干劲了,这对他们这样的臣子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