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有人拿着请愿书仔细看,有人就大致看了一眼,觉得没问题就将名给签了。
还有人问:“远总,这是自愿原则吧?”
远夏说:“当然,都是自愿原则。您可以仔细看一看我请愿书的内容,如果觉得对您有好处,您就签,没好处,您可以不签。”
远夏在请愿书上写上了反对许工机械和凯斯收购案的理由,其中一点就写到了收购案达成之后,会对国产工程机械行业产生的毁灭性的冲击。
但不管其他品牌如何毁灭,外资和合资品牌是不会受影响的,还有许城重工的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是不会受影响的,所以这个请愿书并不是代表了这个行业百分百的利益,只能说是绝大部分的利益。
远夏快刀斩乱麻,花了不到一天时间,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有不到七成的会员在上面签了字。
没签字的,除了外资和合资品牌,许城重工的供应商,还有不少持观望状态的国企,也正有改制的打算,他们想看看许城重工能给他们闯出来一条什么样的路来。
远夏将这份请愿书复印了一份,将原件交给了赵冕:“赵会长,等第三轮报价出来后,要辛苦您跑一趟北京,希望能够早点听到上面的态度。”
赵冕并不太看好这件事,他叹息说:“这件事其实不太好办,许工机械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改制政策,以前很多国企也都引资改制成功了。”
远夏严肃地说:“但是之前没有重工行业的,许工是第一家。设备制造事关生产生活,跟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国家不应该这么草率地开口子。”
赵冕点头:“好吧,我也认为不该这么卖了,至少不能这么便宜就卖了啊,简直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远夏说:“谢谢赵会长的支持。”
从无锡回来,远夏一边等消息,一边着手准备资料,他知道这事才刚刚开了个头,还有硬仗要打。
回来后不久,远夏给许工机械的总经理姚诚打了个电话,对方听说是他,便接通了这个电话,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说远总组织行业协会开会的事了,真是煞费苦心啊远总。”
远夏说:“本来我一直想当面跟姚总说的,但始终都见不到姚总的面。那我就在电话里说了吧,许工机械如果真的要卖,行远愿意比凯斯多出35%的价格购买许工机械85%的股份。”
姚诚听完,冷笑着说:“这就是你想打的主意吧!”
远夏说:“姚总放心,我向您承诺,行远如果收购许工机械,绝对不会雪藏许工的品牌,也不会干涉你们对许工的控制权,只会提供资金和管理经验,还会整合两个公司的优势技术,帮助你们集团早日脱离困境。你们只要记得给我们分红就可以了。”
姚诚从齿缝里蹦出一句话:“远总是想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
远夏认真地说:“并没有,我说是事实。姚总不要以为将企业卖给行远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吧,卖给外资企业就不是流失吧?你卖给我们,还能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起码许工机械这个品牌不会改姓外资,也不会有雪藏的风险。卖给凯斯,一切就都会变成未知数。我希望姚总慎重考虑一下我们行远。”
姚诚冷冰冰地说:“不必了,行远机械的技术我们不太需要。我很忙,想必远总也不清闲,就不浪费彼此的时间了。”他说完挂断了电话。
远夏耸了一下肩,果然不出所料,许工机械的决策者目的就是想引进国外技术。但他们也在商场上滚爬跌打了这么多年,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什么聊斋,远夏不相信他们会觉得他们凭借15%的股权还能够守得住许工机械。
许工机械收购案第三轮报价是10月份才出的,凯斯的报价是3.76亿美元,另一家美国投资公司摩根大通报价为4亿美元,但是许工机械还是选择了凯斯。
这个结果对外一公布,自然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贵的不卖,居然卖便宜的。
不过许工机械对外的解释是,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别的附加条款,摩根的条件不能让许工满意,所以他们选择了凯斯,至于具体是什么条款,则是无可奉告,保密!
第三轮报价结束,就意味着许工机械已经选定了凯斯,接下来就该商谈合同细节了。
赵冕也是这个时候将请愿书送到商务部的。
第211章 舆论
不过商务部那边一直都没有动静,看不出是什么态度。
12月,许工机械和凯斯基金签订了投资协议。对外公布的方案是:凯斯以3.76亿美元收购许工机械85%的股份,许工机械保留15%的股权。
而凯斯的3.76亿美元还采取分开认购,其中2.2亿美元购买85%现有的股权,剩下1.56亿购买许工机械新注入的股权,但不管凯斯基金后期再怎么增加投资,它所持有的股权比重都不会再增加。
为了确保许工机械的权益,许工机械与凯斯签订了“毒丸计划”,以保障凯斯不会出售股权给第三方,从而达到第三方股份高过许工机械的股份而实现控股,从而窃取整个公司。
许工机械在收购完成之后,依旧保持着品牌原有的地位,管理、研发、工人团队保持不变。
凯斯除了为许工机械注入资金外,还将提供管理建议,并为许工引进发动机与液压系统两个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