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郁振兴没想到远夏会跑到北京来给自己拜年,高兴极了:“这么大老远的,怎么好意思麻烦你特意过来看我。”
远夏笑着说:“郁伯伯叫我一声干儿子,我这儿子不能白当了,至少过年得来给您拜个年啊。而且我很久没看到知文姐了,正好过来看看她。”
陶思敏热情地说:“来了好,你来了家里就更热闹了。”
郁知文拉着远夏:“你来得正好,我今年不打算去越城了,正遗憾跟你见不上面。我一直想当面跟你道谢,谢谢你帮忙照顾木拉提和索娜尔,也顺便帮我谢谢爷爷。”
自从远夏帮忙盖了寄宿学校,改变了附近几个村子孩子的命运,学生们都集中到了这所学校,五个年级加起来有三十几个学生,四名老师。
差不多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的课,这样就轻松多了。
郁知文在远夏资助的寄宿学校当了几年校长,将这所小学办得有声有色。
额敏县教育局得知有郁知文这样一个高材生在他们穷乡僻壤教书,一直都在设法将她调到额敏县中去教英语。
郁知文一直等到寄宿学校的情况稳定下来,又分配来了新老师,这才离开寄宿小学,去额敏县中教书。
远夏问:“知文姐,你现在额敏上班?”
郁知文点头:“是的。”
远夏扭头去看特力克:“那姐夫呢?”
特力克说:“我放羊。”
郁知文说:“我们已经将羊群卖了,以后你姐夫就跟我在额敏县城生活,再看看能找点什么事做吧。”
远夏终于觉得欣慰了些,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特力克放弃他的牧民生活,进城定居。
他要为特力克想一个合适的岗位,让他在城里生活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第134章 学车
远夏来北京之后,郁行一就没再睡过客厅的沙发,每晚都跟他在宾馆过夜。
郁行一父母也没觉得不好,毕竟他个子高大,沙发床又窄又短,客厅里又太吵闹,他睡得并不好。
远夏还发现了一件略让他意外的事,这次居然没听到郁行一父母催他相亲,陶思敏也没跟自己提过让他帮郁行一介绍对象,便忍不住问他:“你妈今年没给你安排相亲?”
郁行一说:“没有。他们以后不会安排我相亲了。”
远夏十分惊讶:“发生了什么?他们居然完全放弃了?”
郁行一看着远夏的眼睛,温柔地说:“我跟他们说,我已经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人,跟我爸妈一样,也是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合适的时候会带给他们看的。”
远夏脸上的表情有些愣,慢慢红了脸,过了一会儿才说:“那能拖到什么时候?”
郁行一说:“拖到哪天算哪天。我爸妈都很喜欢你,没准他们知道是你之后,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
“你太乐观了。没有哪对中国父母会轻易接纳自己的子女找了个同性伴侣。”远夏喃喃地说。
郁行一用鼻尖在他颈间轻轻蹭:“我不乐观,不管他们怎么想,我也不会让步的。”
远夏说:“那就不说,实在不能拖了再说。”
“嗯。”
远夏又说起一件事:“这两天我一直在考虑特力克的事,他进了城,该找个什么事让他干。”
郁行一说:“开个店吧。”
远夏说:“开店也行,不知道该开什么店。”
“回头问问他自己的想法,也问问我姐的意思。”
“好。找个合适的机会吧,木拉提和索娜尔不是想去吃肯德基,明天叫上姐姐姐夫一起去吧。”远夏提议。
“好。”
第二天,远夏与郁行一跟索娜尔一家出去逛街。两位老人没去,这种天气出去逛街对他们来说挺遭罪的,郁振兴宁愿在家工作也不愿意出门。
90年代的北京已经开始有了不小的变化,老城区不少地方开始拆建,但跟日新月异的广东和上海来说,节奏依旧是慢的。
纵使如此,还是增添了许多新鲜事物,比如国内第一家洋快餐肯德基。
八、九十年代,肯德基绝对算是高消费,一份十来块钱的汉堡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且舍得消费的,但这不包括北京人。皇城根下,有钱人多的是,吃洋快餐也是一种时髦,甚至还有一种优越感,所以尽管是正月,肯德基里还是有很多人排队订餐。抢个空座也费了不少时间。
木拉提和索娜尔跟当下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时髦,爱追求新鲜事物,觉得炸鸡和加冰可乐无比美味,每次来北京,都会来这边消费那么一两次。
远夏和郁行一对洋快餐没什么好感,远夏是嫌弃不健康,且性价比太低,郁行一是在美国吃腻味了,他更喜欢中餐。
郁知文和特力克是被高昂的价格吓着了,也没怎么敢点。郁知文一个月工资不过一百来块,还是调到额敏县中学后才提的,她的工资只能够大家吃一顿肯德基,恐怕还只能勉强吃饱。
这个社会变化有点快,郁知文看着两个毫无心理负担的孩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远夏见他们不愿意点餐,也不勉强,等两个孩子吃饱喝足,一行人又打道去四季民福吃烤鸭。
等进了四季民福,木拉提忍不住嚷嚷:“远夏舅舅你是不是故意的,要吃烤鸭怎么不早说,我刚刚吃了两个汉堡,已经很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