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远夏赶紧从爷爷手里抢过活来,自己做饭。他开始想过要找个做饭的保姆,但爷爷强烈反对,认为自己并没有成废物,还能做饭,远夏见他确实应付得来,才打消念头。老人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不是坏事,这样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快做好菜的时候,重阳和木拉提回来了,见到远夏回来,都很高兴,围着他问这问那。
远夏问木拉提上了什么课,跟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大家对他友不友好。
木拉提兴奋地告诉他,同学们都对他很友好,很好奇他的长相和民族,经常问他很多问题。
学校有很多有意思的课,除了语数英,还有历史地理生物等,还上了美术音乐和体育课。他以前只上语文和数学课,体育课和音乐课都是自己玩耍唱歌。还说英语老师夸他英语发音标准来着。
木拉提的学习底子有些弱,暑假的时候远春给他补了一下课,现在基本能跟上。英语倒是最好的,因为他妈妈是英语专业的,提前教过他英语。
远夏陪他们一起吃饭,听木拉提像个小山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在山野里长大的孩子性格单纯,好奇心旺盛,少数民族的人大多表达感情又比较直接大胆,情绪外放,倒是不用担心他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吃完饭,远夏给木拉提辅导了一下功课,发现这孩子能跟得上进度,而且他很聪明,看来不用太担心他的功课。
写完作业,远夏打算回去。木拉提住这边后,他就几乎不回来住了,因为住不下。
远夏骑着车,回到香川路的家时,天已经黑透了,但是家门口有灯光。他以为是郁行一回来了,加快了速度,发现灯光是门口停着的军绿色吉普车发出来的,并不是路灯光。
他下了车,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居然是军方牌照。他推车从吉普车旁边经过,看见家门口站了几个人,被车大灯照着,远夏看清了来者,顿时愣在了原地。
对方也看到了他,一个女人激动地叫了起来:“行一,是你吗?”声音带了点哭腔,她说着冲到了远夏面前,抓住了远夏的胳膊,睁大眼睛打量他。
远夏看着她,喉咙有些哽咽,他吞咽了一下,说:“阿姨,我是行一的朋友,他还没下班。”
第111章 重逢
这是郁行一的母亲陶思敏,分别二十多年,她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儿子,把远夏当成了郁行一。
陶思敏已经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戴了一副镜片很厚的眼镜,她有些窘迫地放开远夏,说:“对不起,我认错人了。我是郁行一的母亲。你知道行一什么时候回来吗?”
远夏控制住差点奔涌而出的泪水,温柔地说:“阿姨您好!行一说要加班,还不确定下班时间,我现在就去找他回来。”
这时另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不、不,小伙子,我们一起去找他吧,你来帮我们带路。”
远夏扭头去看说话的人,他仿佛看见了四十年后的郁行一,对方头发近乎全白,也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十分儒雅,这就是郁行一的父亲郁振兴老先生。
远夏恭敬地说:“好。”
在场唯一一名穿军装的人上了驾驶室,说:“郁教授,上车吧,我送你们过去。”
郁振兴扶着老伴上了吉普车后座。
远夏准备坐在副驾驶上,被郁振兴叫住了:“小同志,你坐后面来。”
远夏便上了后座,挨着郁振兴坐下。
另一个中年男人上了副驾驶座。
车子发动起来,缓缓退出去,开到路上。
郁振兴问:“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你跟郁行一很熟吗?你是不是知道他的具体情况?能给我们说说吗?”
远夏赶紧说:“可以的。我叫远夏,是行一的好朋友。我和他是在越大上学时认识的……”
其实远夏跟他们说的郁行一的情况,他们夫妇很多也早就从知情人那里听说了,但当远夏说到陪郁行一去新疆找郁知文时,老两口又激动了起来,这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忍不住打断了远夏:“知文嫁到新疆了?”
远夏说:“是的,知文姐嫁给了一个哈萨克牧民,生活很幸福。她现在在新疆塔城地区的额敏县当老师,还是那个学校的校长。知文姐生了一儿一女,你们的外孙今年12岁了,行一把他接到了越城,现在在越大附中上初一。”
老两口顾不上遗憾,激动地问:“那孩子现在就在这里?”
远夏说:“是的。我一会儿就带他来见你们。”
越城不算大,这年头车辆也少,路况很顺利,很快,他们就到了越大。
远夏指点司机将车子停靠在实验室楼下,然后推门下车:“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叫他。”说完飞奔上楼。
郁振兴夫妇也下了车,仰头看着楼上一间间亮着灯的窗户,试图找出儿子所在的房间。
远夏紧张得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从前他只能带行一的父母看冰冷绝望的坟茔,如今他却可以将他们鲜活健康的儿子送到他们面前,怎能叫他不激动。
远夏一步跨越三级台阶,快速跑到郁行一的实验室,门开着,里面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
远夏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对正在专心做实验检测的郁行一说:“行一,这个暂时交给郑工吧,我有事情找你。郑工,今晚的实验就麻烦你了,做完这个测试就下班吧,早点回去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