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41页

      张大力到了晚晚家,终于明白为什么村里人都说晚晚是掉进福窝了,这么好的房子,就是镇上也没有啊。
    晚晚见到大力也很吃惊,她怎么到这来了?
    黛玉向晚晚和小江解释了一下,又说了自己的打算。小江一口就回答:“哪能让你付月钱,既然大力来我们店里做事,自然要由我们付月钱。再说我们店开了几个月,也有些收益,工钱还是付得起的。”
    黛玉笑着问晚晚:“他说的可是实话?别是唬我的啊。”
    晚晚点点头:“他唬谁都不会唬姐姐。你就让我们自己付吧,看看我们三能把店的生意做成什么样。”
    “那好,我相信你们。等天暖了一点,你们开门了,我再叫大力过来做事。”
    黛玉想着张大力没来过东京,便陪着她在街上转转。虽然现在很多店铺都没开门,但是看上去仍然比大力的老家繁华许多。张大力如同纯真的孩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
    张大力知道他们村有很多人都在给黛玉做事,就是不知道乡亲们都在哪里。“姐姐,村里的乡亲们都在哪里做事啊?”
    “有几人在我店里做事,另有些在京郊的农庄里,还有些帮我打理公主府,平常他们很少能聚在一起,都是各忙各的。”
    张大力听见“公主府”三个字眼睛都放光了,她很想去看看官家赐的府邸是何等的风□□派。“姐姐,能带我去看下你的公主府吗?我想长长见识,嘿嘿嘿……”
    面前的这个姑娘一脸憨厚,黛玉不好拂了她的兴致,又正好今天没有别的事忙,便答应带大力去府里逛逛。
    从上次被福顺放了一把火后,黛玉还没来过公主府,也不知道朝廷请的工人修葺得如何了,正好借这个机会查看一下。
    公主府确实比外面的宅子豪华多了,张大力看地目瞪口呆。种的那些奇珍异草她见都没见过,一棵棵被呵护得比地里的庄家还宝贝。府里还有小桥流水,铺了青石板的小径,假山、闲亭,这些都是张大力从未见过的。
    张大力正在欣赏之际,一位府里管理花草的工人惊讶地望着她:“这不是村里的大力吗?你怎么来了?”
    张大力仔细辨认,是跟她家隔了一块田的李大哥,见到熟人,张大力兴奋极了,喊了一声:“李大哥,真巧啊,没想到在这见到你!”
    “是啊大力,你不在家里陪你爹,怎么到公主这来了?”李大哥问。
    张大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爹叫我来做事的,他把我送到公主家就回去了。”张大力只能这样说,她总不能告诉别人她爹叫她来嫁人的,嫁给谁都不知道。
    黛玉明白大力的心思,也跟李大哥说:“大哥,以后大力就在我家做事了,有空你们也去看看她。”
    “一定,一定。”李大哥嘴上答应着,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张老头可真会算账,自己老了不能出来做事,就把闺女送过来,一点便宜都不能少占。再说他闺女五大三粗的,哪里有个姑娘样,活像个汉子,李大哥也不再搭理,只管忙自己的去了。
    黛玉跟大力说:“你李大哥他们打理的这些花草自己是可以拿出去卖钱的,也算补贴一下家用。”大力听后羡慕不已,真有点后悔没早点来东京,感觉这里遍地都是银子,比在乡下好营生多了。
    黛玉瞧着修好的后院比之前还好些,想必费了不少银子。她想着趁还在正月,得抽空进宫向官家道谢并拜个年,也给楷儿封个迟到的过年红包。
    第82章
    于是初六一大早,黛玉就进宫去了,她到宫里的时候官家还没下朝,便去看望尚阳和楷儿。
    赵竟走后,尚阳再也没有找官家给她安排侍卫,身边还是原来的宫女和内官,她沉默了许多,不像往日那么话多。楷儿也跟着尚阳不大活跃,虽在习字,脸上的表情却严肃得像个小大人。
    黛玉瞧着这姑侄俩满腹心事的样子,颇为不解:“这大过年的,你们俩怎么脸上一点喜悦的表情都没有,板着脸做什么?”黛玉将准备好的红包放在楷儿写字的案边:“小孩子过年都有红包,这是我给你的,给姑姑笑一个好不好?”
    楷儿并没有被一个红包征服,将它还给黛玉:“我是大孩子了,不用红包,姑姑你不用给我。”
    “我们家予儿收都收不及,怎么楷儿却不要?是嫌姑姑给少啦?”
    “不是的姑姑,我在宫里也用不着钱,要它没用。”
    黛玉跟尚阳说:“这孩子怕是傻了,大过年的喜庆红包都不要。”
    “姐姐,他不要就随他吧。”
    黛玉实在不知道他俩怎么了,很一反常态:“可是出了什么事?你们这般没精打采的,以前过年也没这样。”
    尚阳本来答应官家决不向外人透露,但是黛玉并不是外人,是同他们一样的亲人,便告诉黛玉实情:“皇兄……身子愈发不好了……虽说是过年,可是他并没有吃下多少东西……”
    楷儿见尚阳说出来,巴巴地把小脑袋探过来,他很担心父皇的身体,可是父皇总不跟他说,把他当个不懂事的毛孩子。
    黛玉知道官家身子一直不太好,之前为了边疆的事更是整夜整夜睡不好,想不到拖到现在还不见好。“太医们怎么说?可说了是什么病症?”
    “太医说……是咯血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