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是,多谢公主美意!”世子妃心里有苦,却不能对旁人言说。她无兄弟姐妹,父亲是个粗人,母亲也因为她的事愁得难以入眠。只因人丁单薄,子嗣不旺,平远将军府与王府的联姻,本是为了巩固将军府的根基,如今却闹成这样,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其实世子妃心里也没有底。父亲领命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在这东京城里连个给她撑腰的人都没有。
尚阳不能在宫外逗留太久,过了一会就回宫去了。
一到宫里,宫女就告诉尚阳皇子不舒服,呕吐不止,尚阳转身去了楷儿寝宫。
官家忙着出兵之事,无力看顾孩子,尚阳便留在这里,向宫人询问:“太医怎么说?”
内官:“太医说是吃了寒凉之物引发的呕吐腹泻。”
“你们给皇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
“不敢不敢,只是皇子今日贪凉,多吃了两口冰镇莲子羹,不想就上吐下泻。”
尚阳安抚着楷儿,又用热水给他漱口,孩子折腾的动静才小了些。
尚阳又命人召来太医问话:“皇子真是因为吃了冰镇莲子羹着凉才生病的?”
“臣不敢撒谎,却是如此。”
“那为何吃了药还不见好?”
“皇子年幼,体质弱些,药效发挥慢,大概需要两日。”
尚阳还是不放心:“你就留在太医院待命吧,若有什么事,我好及时传唤你。”
“臣遵命。”
太医走后,尚阳又命人烧了热水来,亲自拧了热毛巾,给楷儿敷背。她尚未出嫁,这些照顾人的法子都是母后小时候对她用过的。从前贤妃在时,这孩子有娘疼,尚阳便很少插手。现在他们在这宫里相依为命,只祈祷彼此平平安安就够了。
楷儿很乖,虽然难受,但也只是哼唧几声,没有开口大哭过。他一晚上都不放开尚阳的手,生怕姑姑走了身边没有亲人。尚阳衣不解带,陪在床边熬了一宿。
好不容易天亮了,尚阳吩咐御厨房做些清粥和小菜来,楷儿还没什么胃口,不适合用油腻的饭菜。
姑侄二人用餐时,官家下朝过来了。
楷儿小声地喊了句:“父皇……”
官家看着孩子憔悴的脸,万分怜惜:“好孩子,今日可好些了?父皇前朝事多,没来得及顾你。”
“父皇不必挂念,儿臣好多了。”
官家听着楷儿气息不足,知道孩子是不想他担心,又看着尚阳精神不振的样子,说道:“你照顾孩子受累了,今日回宫歇息去吧。”
尚阳拒绝了官家的好意:“我这几日都陪着孩子,换做旁人我不放心。”
官家:“朕的小公主长大了,也知道照顾别人。孩子交给你,朕放心。”
尚阳:“大军什么时候出征?”
“明日。”
“皇兄,若再次战败怎么办?”
“不会的,有平远将军和陆清舟在,大宋不会败。”
“可是……”
“没有可是!就算只剩下一兵一卒,朕也不会牺牲你。”
“尚阳相信皇兄,相信大宋。”
楷儿虽在病中,却也明白父皇和姑姑谈论的是国家大事,他挺起小小的胸脯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将士们一样保家卫国!”
官家和尚阳都欣慰地笑了。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军出征,浩浩荡荡。
陆清舟一身铠甲,高坐战马之上,英姿勃发,如烈日一般耀眼。
黛玉在人群中静静地站着,他看见了她,眼神如火,她的双眸躲闪不及,四目相对,一瞬间仿佛天地万物都不复存在。
陆清舟的眼里是坚毅,是承诺,是许君归期。
时辰已到,军队出发,尘土飞扬,模糊了视线。
黛玉还愣在原地,耳边回响起他曾说过的话,愿君无恙。
全城百姓几乎都出来送行,这一仗关系家国命运,人人都悬着一颗心。
送走陆清舟后,黛玉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东妞看出了她的落寞,支使予儿去逗黛玉玩。
予儿手中拿着糕点,硬往黛玉嘴里塞:“姑姑吃这个,可好吃了!”
黛玉撇过头:“予儿乖,留着自己吃,我吃不下。”她现在确实食而无味,担心陆清舟的生命安危。
东妞抱过孩子,跟黛玉谈心:“清舟武艺高强,一定不会有事的。你如此神思恍惚,可一点不像从前的你啊。要是清舟见了你这个样子,怕是会担心。”
“嫂子,他为我做了许多,我却不曾为他做过什么……”
“傻丫头,你好好的,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知道吗?”
黛玉依偎着嫂子,轻轻点着头。
林家的生活一如往常,黛玉也重新振作起来。她和秋儿爹一起带人去乡下收老村长种的蔬果,顺便散散心。
老村长见到黛玉激动坏了:“郡主怎么亲自来了,我们送过去就行啊!”
黛玉:“我也来看看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可不能叫你们亏着。”
村长眯眼笑着:“郡主叫我们种的东西长得都不错,您看这一片都是。”村长指着眼前的一块地向黛玉介绍,绿油油的豆角、黄瓜结满了架子,还有茄子也长得很大个,连辣椒和番茄都种出来了,这两样可是这个时代还没有的。
黛玉将种出来的东西都收购了,付了高出市场价一成的银钱,村长和村民们都尝到了甜头,很乐意再接着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