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17页

      想想王爷也是惨,刚新婚就分开了快两年,这可不得小别胜新婚啊。
    就是王妃可能会辛苦一点了……
    一行人退出了别馆,反正今晚他们什么都听不到。
    庞昱在迷迷糊糊的时候在想,得亏安排爹娘还有祖父母住的远……
    等第二天一早睁开眼睛,已经是日上三竿了,小别胜新婚这五个大字,他是切身的体会了一把。
    至于赵珏,已经神清气爽的去见见他岳父岳母,拜年去了。
    庞吉和李蓁娘惊讶赵珏的归来,不过赵珏能回来也挺好的,至少他在时候,他们儿子圆润可爱,自从赵珏去了南部,庞昱就一直保持清瘦的状态。
    废话,每天投喂他的人不在,忙起工作来,能记得吃饭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哪里还顾得上养膘啊。
    而且他每天饭量不减,就是三餐之外的点心夜宵吃的少了,自然胖不起来。
    赵珏跟岳父岳母聊了一些家常,特别是来自他们的担忧,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的,绝对不给他家庞昱继续瘦下去的机会。
    主要吧,太瘦了,手感上会差了那么一点,昨天晚上试了一下。
    等赵珏回来,庞昱都还没起床呢,体力上的不对等,实在是不行!
    不就是因为他这两年的运动量不够,回头他就捡起来!
    “我来帮你穿。”赵珏热衷的说道,昨晚上他还给庞昱洗干净,擦完头发才休息的。
    “当然是你穿啊。”庞昱一点也没不好意思,心安理得的让对方帮自己穿衣服,跟小时候不一样的感觉。
    这庞昱仿佛废了一般,无论是穿衣还是吃饭,全程不需要自己动手,想吃什么甚至都不用张嘴,一个眼神,那菜就在他的碗里,下一秒更是进了嘴里。
    舒服!
    在这世上,还有谁能让摄政王心甘情愿的这么伺候?
    两人腻歪了十几天,才磨磨蹭蹭的想起来,休假好像要结束了,像庞昱爹娘祖父祖母早就回汴京城去了。
    赵珏也差不多该去跟小官家说一声他回来了,按照一般人来看的话,这赵珏的行径可以说是极其嚣张了。
    两人趁着天还没亮,坐上相对低调的马车回了汴京城,进了皇宫见小官家。
    “九叔你终于回来啦!”小官家欢快的说道,“我小叔婶都快想死你了。”
    这死孩子瞎说什么大实话!
    “我知道,因为我也一样。”赵珏笑着握住庞昱的手说道,“对了,南部的铁路修筑的一切顺利,很快应该就能与这边的铁路连接上。”
    “那真的是太好了。”小官家一脸欣喜的说道,只觉得不愧是他九叔,简直无所不能!
    比起他们这边的进展,简直快多了,果然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他们这边进展其实也不算差,主要是跟赵珏那有俘虏不能比。
    第105章
    赵珏的回归, 小官家并没有跟别人说,顺便又放了两人六天假,算是补上了他们的婚假。
    这个假放的理直气壮,本来就是二人的婚假, 只是一直都没能放完, 这一次正好可以让他九叔多休息几天。
    小官家对那些消息还是很清楚的, 他在庞昱的帮助下, 掌握了那些搜集情报的单位, 每天都会有整理过的情报送到他的面前来。
    庞昱就告诉他, 就当看八卦就好, 不用特意的去记住, 有一定的了解便可以了。
    每天最为关注的铁路信息, 那都是第一时间送到他的面前。
    对他家九叔,小官家是十分的敬佩的, 这一万多的俘虏, 给带回来,还让他们修筑铁路, 一般人估计都想不出来。
    其实不是赵珏想的出来这样的方法,实在是这么多张嘴,养吧,亏不起, 可还给竺国, 人家压根没把这些人当成他们的子民百姓,甚至可能都没当成人。
    送不回去,也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那就只能是废物利用了。
    正好要招工建铁路, 人多力量大不是说说而已的,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只要老老实实的,他就能赏他们一口饭吃。
    事实上,在一路上,赵珏就将这一万多人打散了,不让他们有机会聚集起来,每个小组也都是一半一半均衡的数量。
    一部分人逐渐疲倦后,便允许他们回到新建的村落修养,毕竟要可持续发展,又不是一锤子买卖。
    这么长的时间的潜移默化,竺国人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想回去竺国的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不断的竺国人逃离,越过边境寻找亲人。
    幸好当初在俘虏那些人的时候,就有做好详细的登记,并且还做了分组,倒是那些来寻亲的人方便了寻找。
    这还是庞昱当初在襄阳城弄起来的好习惯,有了户口以后,找人什么的都变的容易了不少。
    毕竟在那襄阳城里,没有户口是无法办理路引的,想要出远门更是不可能了。
    到襄阳来的人,也是需要办理暂住证,同理,所有的竺国俘虏,都有一个登记的证明。
    要是有人跑掉的话,能很快的就发现。
    至于跑路的人,还真就很少,基本上这些最低种姓的人,吃饱穿暖都有问题,在本朝的生活,简直跟梦里一样,除了语言不太通,根本没人想离开。
    就算是语言,快两年的时间了,多少都能说上一些。
    只是本朝的方言过于繁多,所以就算是竺国人跟着本国人学,也都是东一句西一句,换个人就听不明白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