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元芳跟两个年轻人打招呼,“我去那边瞧瞧看,放心就这么几步路,又不会出什么事。”
杨团长连连点头,“那行,回头有啥事你跟老冯说就行。”
农场的新场长杨东虎怕老婆这事广为流传,甚至于在那边码头时,邹主任都跟她扯了两句这事。
说杨团长的爱人长得五大三粗,比爷们还爷们。
事实证明,谣言这东西还真不可信。
元大姐就是个收拾的极为利落的人,怎么就比爷们还爷们了?
“嫂子您去北山村那边做什么?”
“这不是说之前跟那边有矛盾嘛,我看看那边条件如何,能不能教村里人堆肥,这样再插秧前地里头上了肥料回头也能多产点粮食。”
早前就想这么做了,但当时和周围的村子关系不太好,老杨又不放心让她过去。
现在处好了关系,那就也帮帮老乡的忙,周围邻居好相处总比整天相互提防着好吧?
“这样的话,那您不如跟我们一块先去其他村子,至于北山村这边等……”
“我可以去看看。”隋琛忽的开口,“我之前读的是化工专业。”
“化工专业?小隋你是大学生呀。”
农场这边平均学历其实也就是高小。
有几个念完高中的都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大学生。
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
林颜也惊呆了。
大学生?
她怎么不知道!
那她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说要教隋琛学习。
岂不是班门弄斧?
有那么一瞬间林颜是真想要把隋琛揪出去问个清楚,这个人到底还有多少事情在瞒着自己。
然而她没有这个机会。
冯政委已经做出决定,“那这样,老杨你跟嫂子还有小林今天再去其他生产队,咱们教育、肥料一起抓的话这样更有说服力,我先带着隋琛去北山村一趟,回头再去其他几个村子研究下,这样效率高一点。”
不然就得让元芳一直跟在后面,远不如现在这样效率高。
“成,那就先这么定下好了。”
杨团长是个大老粗不假,但做事十分利落,已经跟冯政委商量好,让下面的营长连长们留意着队伍里的人,回头筛选些合适的去周围村子里教书给村民们扫盲。
这事在整个农场都引起了热议。
去当老师总归比在农场干活好,现在天气热了在外面晒得要死要活不说,更重要的是蚊虫蛇蚁还特别多,每天回去身上都瘙痒的很。
哪怕是农场这边给准备了草药水冲洗,效果也没预期的好。
怎么看去周边村子里当老师都是个轻快活。
但粟海军发现报名的人似乎并不多。
他有些奇怪,拉着刘虎生问了句,“你怎么不去报名?”
“我瞎凑什么热闹,没听曲连长说吗?最好是琼岛本地的知青,再不济的两广的知青也行,我这语言不通的,万一教不了人那不是坑人吗?”
为了偷懒就不怎么干活,这算什么回事?
刘虎生宁愿自己累点,也不想做这丧良心的事。
粟海军听到这话很是不乐意,“怎么就教不了人,那就从头教,一点点教呗。”
刘虎生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粟海军什么意思。
不过他也懒的说什么,午饭后他们有短暂的休息时间,抓紧时间回去睡觉才是正经,其他的跟他有什么关系?
粟海军瞧着走开的人撇了撇嘴,明明就想要去干这轻快活,却又抹不开面子拉不下这张脸来,活该你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就不一样了,想去就去才不用管旁人怎么看。
去报名的时候,粟海军看到范援朝也在,他忍不住笑了声,“范援朝你不是北方人吗?怎么也会说南方的方言呀?”
说话总是那么大义凛然,实际上还不是捡轻快的活来干?
虚伪,虚伪的很。
范援朝懒得搭理,她的确是从小在北方长大没错,不过她外公可是地地道道的广西人,当年跟着百色起义的老革命,打小跟着外公过活的人说是半个两广人也不过分。
不过跟粟海军说这个做什么?
撇了撇嘴,范援朝帮着把朋友的名字填上转身离开。
排在后面的粟海军填写报名表的时候仔细看了眼,上面并没有范援朝的名字——
肯定是被自己发现了心虚,所以这才没有报名。
真是虚伪!
这几天四处忙着跟周边群众做工作的杨团长也是后知后觉——
这次知青们在援助周边老乡扫盲教育方面并不积极。
原因倒也简单,一方面有几分畏惧心。
老知青们都知道,农场跟周围生产队的关系不太好,虽说现在杨团长竭力在缓和双方的关系,可万一再闹腾起来呢?
而且他们在这边干活都习惯了,倒也懒的再去四处跑。
至于新知青们就又是另一个问题,和过去周边知青来农场工作不同,这次分配到西泉农场的知青还真是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北方知青占据了绝大多数,琼岛本地知青少之又少,只有寥寥三个。
本地或者两广知青优先这一条件首先就把很多新知青挡在外面,再加上老知青又不是那么积极。
通知下去报名的一共就十二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