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二七七章 狗急跳墙的清廷

      杨浩拿出的是典型的“合资建厂”附带协议。
    那十万套单兵装备和武器不过是个引子,洋鬼子更在意的其他产品,他们肯定只需要生产技术,而不希望购买产品的。
    这时代,只要是沾点儿“新技术”边的东西,都是暴利。杨浩可以拿出成千上万种,只要他们有那个能力消化掉,能把市场打开。
    不过要想得到技术,以他们往常的巧取豪夺策略根本行不通。就算他们现在知道杨氏的老巢在一个小地方,可谁都不认为那里是一切产品的发源地。没别的,时间太短,建造工厂根本都来不及。
    摸不到根底,找不出源头,连生产工人都不知道在哪儿,就没法盗取专利和设计,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跟杨浩合作。
    而杨浩提出来的要求貌似也很简单,想要哪一种产品,可以,在中国建一个工厂先。
    还不是随便他们糊弄的工厂,必须是按照杨浩给出的设计要求,实打实的建立起来,里面的设备也是洋鬼子能够提供的最好的,并且他们必须提供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些工厂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中国带学徒,培养人才。
    杨浩把整个思路跟众人说差不多,总结道:“凭借列强提供的工业设备和从建设开始的人员培训,可以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一整套的基础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拥有基础知识的人才。那之后,再对他们做进一步的提高。就能形成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真正的工业力量!”
    先不说他这计划能不能成功。所有人对这一打算无不表示极高的赞赏。
    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由衷的叹道:“鄙人今日方知如何是做洋务。朝廷绸缪二十余年,一直停留在‘用’的层面,从未想过在‘理’的根基上下功夫。如此才一直受制于人。而今以杨先生所绸缪经营,数年之后,中国可真正在工业一事上与列强比肩!”
    另一位太古洋行的郑翼之连连点头:“正是正是!不料竟有一天,洋人须得求到咱们头上,以我中国人聪明智慧,必不会取得弱于他们之成就。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
    一大帮子买办商人,乱哄哄的喝彩,不知道有几成是出于真心。不过至少几个月来,他们掺和的所有项目都赚钱了,这也增添不少的信心。
    杨浩向来不信任商人和买办的节操,中国肯定会有许多真正的实业家出现,却未必一定会产生在这群人里面。做熟了买办生意的,对低买高卖之间的暴利习惯已久,同时他们也最擅长借洋人的势,以他们掌握的那点外洋知识来糊弄没见识的本国官员。如今要逼着他们走实业路线。说立马就转过弯来,谁信啊!
    不过杨浩不着急。他现在有的是东西对这些人诱之以利。毕竟这些人是中国目前视野最开阔、脑子最灵活、胆子也最大的一群。把他们用好了,也会带来极大的初始便利。
    因此,等他们纷纷发表完感慨,杨浩意味深长的道:“我希望在不久之后,诸位可以凭借多年来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把咱们中国自己产出的商品,卖到洋鬼子的地盘上去!把他们从这里赚走的钱,十倍的赚回来!这才是一名大国商人应有的气魄!”
    “是是是!杨先生所言极是!”
    “的确应该如此,以前都是洋人在咱们地头上张牙舞爪,而今咱们也得趁机会还回去。都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凭啥就一定吃他们的汤水?”
    “我看行啊,咱手里也不是没有硬家伙,何至于一直受制于人?咱中国人学什么都快,我估摸着有个三年五载,也就差不多了。”
    不论出于真假想法,杨浩的结语博得一片声的喝彩赞誉。
    接下来,他们就即将进行的与各国谈判事宜,开始确定基本原则,拟定谈判内容,商定条件细目,选拔代表人员,以及相应进行的同步消息报道,外界舆论宣传煽动。甚至谈判过后具体的设厂地址和资金调拨,都要作出预案。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历练,炎华商会这个群体的股东和执行人员基本都熟悉了全新的运作模式。所有这些工作,不过是比以往单纯的扶植计划多了一点而已,可谓轻车熟路。关键在于能否真的把洋鬼子们得讹诈得逞,这却需要杨浩来保证。
    等全体会议通过总则,分部门小组的继续工作展开的间隙,宋云生偷空来找杨浩,忧心忡忡的问:“如此这般得罪洋人,他们岂能罢休?以其豺狼性情,必然要报复回来。就是弄一些滥竽充数的人过来敷衍塞责,咱们也受不了啊!”
    这个计划太庞大了,不但牵扯到充实北洋大学的外聘教授,更要同时兴建多所专业大学来跟进工业建设所需。可以说,从一大批基础工业的建设时,就要招收学生,在实践中同步学习,在投入生产时完成他们的基础知识教学。
    这里面,外来人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后出来的是好苗子还是歹笋。
    洋鬼子压根就没有让中国强大的心思,在华的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举个例子,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不止一次的把一些英国农民和无赖水手,说成是专业人才强行塞进北洋水师,那个泰来就是其中的代表。
    另一位被李鸿章极为信任的德璀琳更是无耻,就在前不久,弄了几个狗屁不懂的混子当成海军专才,塞给李鸿章。因为之前有汉纳根、瑞乃尔几个还算不错的专业人才的榜样,李鸿章也没怎么怀疑。结果这几个人到了威海卫胡说八道,给杨浩毫不客气的在报纸上揭短披露。
    说到底,洋鬼子一贯的做生意原则就是。能骗就骗。实在玩不过去才跟你老老实实的遵循合同。说他们天生具有契约精神?扯淡!
    杨浩笑道:“你大可不必忧虑。我国多少也有几百号留学欧美回来的人员。他们在清廷之中混的并不如意。全部拉来当教授还算合格的,起码分辨来的人是水货还是真材实料,问题不大。在后面,不还有我吗?”
    宋云生对此绝不怀疑。远了不说,就眼下已经建成的第一所技工培训学校,里面的上百名讲师,之前还都是鲁东南的落魄书生、不第秀才。经过半年的学习实践,他们已经可以照本宣科的给招收的技工学员一边扫盲一边指导实习。
    不过他主要担心的还是前一样。以洋人的尿性。肯定舍不得大价钱老老实实买东西,能抢的何必费那劲?
    杨浩好言宽慰:“这方面你更可以放心。他们算计我也不是一两天了,结果又能如何?最大的麻烦,不过是他们的舰队杀过来,直接动武。有日本人的前车之鉴,我想他们会先考虑清楚后果。最后一招么,挑唆胁迫清廷给我扣上个反贼的帽子,借刀杀人。呵呵,我却求之不得。”
    宋云生脑袋一晕,险些坐地上。
    他忽然醒悟了。杨浩这是已经做好跟朝廷翻脸的准备,根本不怕动武了!
    不过这时候他也相信。就算朝廷动手也没辙,指望一群连日军都打不过的糟糕军队,去对付杀日军如屠狗的强大新军,那是纯粹的找死。只要他们有一个团人马开到天津,京城里就得乱成一团!谁挡得住啊!
    事到如今宋云生才真的确定,杨浩是一定会造反的。并且他还通过各种运作,让自己始终站在正义制高点的位置上,朝廷想要对付他都拿不出说得过去的理由来,那时候只能暴露他们满人不允许汉人崛起的丑恶本质。
    杨浩的号召力可不是寻常造反的匪贼所能比拟,如今天下间被他潜移默化影响的年轻一代多了去了。满清如此做法,那就是自掘坟墓。聪明的,装聋作哑的拖延下去,玩到哪天算哪天。当真打算来个硬碰硬,那热闹才大发了!
    宋云生头疼的想撞墙。
    当真杨浩与朝廷翻脸,他们怎么办?是不是合起伙来给杨氏来个釜底抽薪,背后捅刀子?
    背地里议论的时候,老家伙们都提到过这种可能。无论天津还是上海的买办们,都不是什么老实人。他们之前卖洋货赚钱好好的,现在掺合到杨浩的生意中来,却要倒过头来跟洋人作对。这首先就要求他们改弦易帜,已经相当不容易。
    更多的则是,骨子里还是把杨浩当外人,现在是为了钱财绑到一块儿,真到了有机会反盘子夺权,他们绝对不会犹豫。
    不过也只是说说,他们不敢那么干。杨浩首先有自己的工业基地和铁杆的商业力量,更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保护。谁觉得脑袋够硬,可以碰一碰试试嘛!
    那仍旧与杨氏一起被朝廷当了反贼呢?就他们晋商离着那么老远,官员来个抄家灭族之类的勾当,能不能来得及救援?以新军那万人,能杀到山西去?
    杨浩看出来他的担忧,不过却不在多说一个字。
    这一次,同样是对整个合作力量的考验,他们能不能坚定信心的跟杨氏一起走下去,在关键时刻保持不离不弃,才决定以后是敌是友。
    杨浩倒是真的希望有一些人跳出来,那就可以杀一儆百了!
    12月26日,一直惴惴不安的一帮朝廷重臣终于得到准确消息,杨浩的确遇刺了,但是肯可惜,刺客失手被擒,马上就要被当着列国代表的面儿公审。
    同时发布的消息更令他们窝火,杨浩已经与列国初步达成协定,将以炎华商会之产品技术,换取列国在华建设一系列的工业。以此,将形成从基础研究教学,到生产销售的整套工业体系。如此,中国将真正跟上世界技术革新的潮流,把洋务落到实处,不再受制于人。
    报纸以耸人听闻的数字标明,将涉及上亿两白银的出口额度,为中国带来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杨浩的的作为,可谓功在当今、利在后世,说是中华之希望也不为过。
    报纸上没有说具体是什么生意,小道消息却早已传遍朝廷。
    光绪皇帝掀翻御书案,指天骂道:“胆大妄为,简直无法无天!公然背着朝廷出卖军器,他杨氏心中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朝廷?有没有我这个皇帝!?”
    大清国,私藏军器都要砍头,更别说制造还成批的往外卖。
    以前杨浩的武器来源都保密,还当是他从外洋购进的,又因为需要新军打日本人,朝廷也就忍了。
    现在倒好,他居然在纠集一群当世最豪富的商民,公然准备设厂生产出售,这就是在挑衅朝廷的法度和尊严了。
    不管之前对杨浩有多少好感,光绪皇帝也绝对不能容忍下去,他召集重臣,疾言厉色的呵斥:“尔等到底是怎么办事的,竟任由那杨氏肆意妄为?大清江山都要不稳当了!到底怎么个做法,朕要你们立刻拿出章程来。”
    李鸿藻作为清流领袖,朝臣魁首,一言决断:“杨氏必须铲除!陛下可下旨谕令辽东各部,兴兵将新军全体拿下!而后令山东巡抚李调兵南下,扫平其巢穴!如此敌患可一股而定。”
    孙毓汶却喝问:“下旨容易,可如今辽东战事正酣,日人犹在进击,正需要新军抵御的关口。若是逼迫他们做反,与日军并力北上,谁人挡得住?坏了祖地龙脉,谁可担得起那重则?”
    李鸿藻冷哼道:“与日人谈和,息止战争可也。他们不就是想要高丽么?给他!区区一个藩国,比不得大清安危。如此,也正好全了洋人们宣扬的所谓独-立进步。”
    以前他是不敢明目张胆吆喝谈和的。杨浩那一句“敌未出国门言和者为国贼”给拿住了,现在却有了正当理由,反把杨氏打成国贼。
    倒是另有比较清醒的大臣提醒:“诸位,杨氏可没说他出卖军器,我们如今知道的只是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倘若就此动作,岂不是要被国人看成是欲加之罪?”
    李鸿藻叫道:“那俄国洋人提供的消息,还能假了不成?”
    孙毓汶连连摇头:“不妥不妥,总要见到白纸黑字方才妥当啊!”(未完待续。。)
    ps:ps: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祝大家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