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06章 平分公田

      吴捷属下兵力不多,只有区区五千人。
    他令吴如孝领后二军,守镇江的西面、南面,确保天京至镇江交通畅通,主要对手是清军向荣部。向荣已是钦差大臣,专办江南军务。
    左七军则主要负责镇江的城防、江防,还要负责防卫镇江东面,主要对手是清江苏巡抚杨文定部。
    向荣见太平军占据金陵,开始率领数万大军向天京东面进发,摆出争夺天京、镇江的架势。
    杨文定本来负责守卫镇江,如今丢了镇江,正恐被清廷治罪,亦纠偏了上万兵勇,以常州为基地,从东面威逼镇江。
    以五千人守卫镇江,还要确保天京至镇江交通畅通,吴捷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太平军攻占镇江,缴获大量粮食弹药,后勤给养是不成问题的。摆在吴捷面前最紧迫的,还是兵源问题。
    若要募兵,最简单易行的便是强拉壮丁。华夏人丁兴盛,江南人口尤其稠密。
    按照太平军的惯行做法,只要部队下一次乡村,就能强行抓来许多农民。只要在镇江城内推行男女别营,就能强行将镇江市民转为太平军兵勇。
    可这样的新兵一上战场就大量溃退,反而成为太平军的累赘。吴捷绝对不会采用这种做法,既失民心,又带坏部队。
    清军常备军不多,遇有战事往往临时募勇,或依托乡间财主自行练勇,或花重金招募壮勇。但华夏一向重文轻武,特别是江南一带,即便是普通农民,也耻于当兵。
    清军临时募来的壮勇,多是城市里的无业游民、地痞流氓,往往还未和太平军战斗,就望风而逃。
    吴捷招募新兵,既不要强拉新兵,也不要招募城市游民。他别出心裁,准备从农村贫民中招募新兵。
    农村贫民没有土地,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也是华夏人口的主体。只要分给他们土地,就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平均地权,把农村土地收归国有,统一分给农民,这是近代华夏土地革命的核心问题。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破解内忧外患的钥匙。到时,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还会愁手上兵力单薄吗?
    然而,吴捷镇守镇江,却不能贸然推行分田到户。
    一方面,镇江离天京太近,一有风吹草动,洪杨就会警觉。分田到户这样的措施,动作太大,难免不会触动洪杨二人敏感的神经。以吴捷现有的力量,根本不能和他们分庭抗礼。
    另一方面,清军大兵压境。镇江地处漕运咽喉,乃敌所必争之地。这也决定了,吴捷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防御战斗上,没有多余的力量推行分田到户。
    吴捷知道,天京粮食短缺,杨秀清正在酝酿西征。安徽、湖北都没有强有力的对手,西征军一定能够长驱直入,一路势如破竹。
    只要西征军顺利,天京就能确保无虞。吴捷、罗大纲就得老老实实地呆在镇江、扬州坐冷板凳,面对向荣、琦善这两支清军最能打的部队,替西征军、北伐军吸引火力。
    这是杨秀清的如意算盘。
    杨秀清不知道的是,曾国藩正在湖南加紧编练湘军。势如破竹的太平军将在湖南遇到湘军,被初出茅庐的湘军打得落花流水。
    西征军大败之时,便是吴捷、罗大纲获得起用之时。在参加西征之前,吴捷得加紧扩军。
    听康可铨报告,后二军军心不稳,很多新兵蠢蠢欲动,出现了开小差的现象。吴如孝的对策简单粗暴,就是在新兵脸上刺字,受到康可铨的激烈反对。有些新兵为了逃跑,宁愿毁容,刮去脸上的刺青。
    吴捷要扩军,首先要得到民心。他没法大规模实施分田到户政策,只好先拿“公田”下手。在江南,“公田”十分普遍,几乎占到全部土地的一半,特别是“寺田”、“族田”,遍地都是。
    此类“族田”、“寺田”以公共之田做伪装,在客观上也能起到缓和土地矛盾的作用。因此,江南虽然人多地少,但农民起义不多,不像广西、湖南等地遍地都是会党。
    所谓“寺田”是寺庙的田产。镇江佛教昌盛,名刹很多多。例如金山上有金山寺,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故事便源于此。北固山上有甘露寺,是刘备和孙夫人政治婚姻的见证。焦山上有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年间,历史极为悠久。
    镇江的寺庙香火旺盛,田产也极为可观。太平军灭绝佛教,镇江的和尚逃散一空,吴捷正好可以把寺田平分给贫民。
    所谓的“族田”是宗族内的公田。明清年间,华夏宗族势力强大。皇权只到县城一级,无法深入乡间,全靠族长维持乡间秩序。
    族长行使族权的经济基础,便是“族田”。族长控制族田,固然可以在族内组织教育,赈济灾荒,兴办公共事业。但大多数情况下,族长以族田控制族权,譬如逼迫族人服从族权,逼迫寡妇守节,逼迫幼女缠足,打击新兴思想,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最大阻碍。
    苏南、浙北一带,族田尤其昌盛。在无锡、苏州有些地方,族田竟然占到当地土地的四五成。
    吴捷没收族田,也就能够摧毁乡间的宗族秩序,将政权触角顺利伸向农村。
    当然,吴捷把寺田、族田分给无田少田的贫民,贫民也就有义务到太平军中服役,有义务向太平军缴纳田赋。
    很多贫民几辈子都是佃农,做梦都想有一亩自己的水田。吴捷烧毁田契,无偿把寺田、族田的土地分给他们,他们感恩戴德。为了保卫这得之不易的水田,他们自然也会踊跃参军,站在太平军这边。
    平分寺田、族田的工作由吴捷亲自抓,分派雷振邦、康可铨在左七军、后二军防区内实施。
    不得不说,这种土地改革只是革了“公田”,并未触及地主的“私田”。形势所逼,吴捷也只能暂时这样。
    这天,吴捷来到金山附近,视察平分寺田情况。这里是左七军的防区,由雷振邦负责分配土地。
    听说太平军统帅来了,在场的农民纷纷涌了上来。他们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却个个精神状态振奋,全无往日萎靡不振、麻木不仁的颓态。
    一见到吴捷,众人纷纷跪下,说道:
    “我们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才遇到大帅这样的明君。”
    “大帅把田地分给我们,我们从此也有了自己的田地,从此也就有了盼头。”
    “小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佃农,一年到头辛苦劳作,过年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大帅为我们贫苦佃农作主,我们感激不尽,今生今世甘愿为大帅做牛做马。”
    ……
    虽然老百姓说得有些夸张,但看得出来,他们都是真心的,都发自内心地拥护吴捷。
    吴捷心情澎湃,自己历尽艰辛,多次经历枪林弹雨,多次身陷绝境,好不容易在太平军中挣下一份功名,荣膺炎一将军,统率左七军和后二军。
    与显赫的官位相比,吴捷更乐意听到老百姓朴素的赞美声。将来,他还要以复兴会为骨干力量,把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吴捷热泪盈眶,对老百姓们说道:
    “父老乡亲们,我们左七军和后二军是一向关爱百姓的,把公田平分给大家,让大家有田耕,也是我们的爱民之举。希望大家珍惜手中的田地,好好耕田,按时交赋。希望大家拥护我们左七军和后二军,踊跃报名参军,保护大家的家园,保护大家的田产。”
    老百姓们纷纷表示,会热烈拥护吴大帅,努力种田,积极参军。
    数百本地百姓推着近百辆小车路过,小车上载满了粮食、油盐。看到太平军在此,一个乡绅飞也似地跑过来,翻身就拜,说道:
    “这位大帅,敝人是丹徒杨大财主的管家,受主家委托,特向大帅献米五百石、油五十升、盐两百斤,请大帅笑纳。”
    吴捷入驻镇江后,不少地主惮于他的威名,纷纷过来送粮送财。他们表面上说是要犒劳太平军,实则要讨好吴捷,请吴捷不要没收他们的财产。
    虽然财主贪财,但毕竟是华夏社会精英。日后复兴会发展工业,兴办教育,还得倚重他们。
    吴捷不便和他们翻脸,便笑着说道:“回去告诉杨大财主,他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有一点,请他务必照办,以后收佃农租子,最多只能收取三成。若他不依,我必兴兵讨伐,把他的田产充公。”
    吴捷虽然笑着说话,那乡绅却听得胆战心惊,忙不迭地说:“大帅一心为民,我们岂有不从之理。请大帅放心,今年开始,我们一定减轻租子。”
    当时,苏南一带田租,一般在六七成左右。吴捷强迫地主减租到三成,直接将租子腰斩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