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议储背后
作为穿越而来的李云睿,自然知道历史走向,朱高炽当太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论怎么议,结果都是一样的。
但身处漩涡的武勋和文官,还在惴惴不安。
拥立之功,仅比从龙之功低一点,可以说,这是一次豪赌。赌对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赌错了,等新君即位之后,就会唢呐一响,白布一盖,亲戚朋友等上菜。
想到这里,李云睿哈哈大笑了起来。
看着儿子的举动,李景隆有些纳闷,开口问道,“云睿,可是有主意了?”
“老豆,关于议储,你可曾发表过意见?”李云睿看着李景隆问道。
“倒是未曾发表过,此事事关重大,为父需要经过仔细权衡,况且……”李景隆有些吞吞吐吐。
“况且你是降臣、建文余孽,在这种事上不好随便发言权,皇帝也不会听你的意见,对不对?”李云睿看李景隆的样子,就知道了原由。
“我儿,怎么能如此看轻为父,为父身为朝臣之首……”李景隆有些赧然,开始狡辩。
“好了,好了,我晓得了!”李云睿打断了李景隆的话,说道,“老豆,你现在马上写一份请求立皇长子朱高炽为储君的奏章,明天去找解缙、蹇义、金忠三人联名上书,如果可以的话,多拉一些文官。”
听了李云睿的话,李景隆有些心惊,这是逼迫自己站队啊!本来他就是降臣,虽然有功,但自知者明还是有的。很多建文旧臣都是以他马首是瞻,他之所以不发言,就是不想陷入朝争,一旦陷进去,除非赌对了,否则没有好下场。
“老豆,你知道文官为什么将立嫡立长,作为皇位传承的规矩吗?”李云睿看了看脸色变换的李景隆问道。
历朝历代文官一直希望帝位传承形成规矩,实行嫡长制,因为只有这样文官就不用选边站,参与残酷的夺嫡了。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每次夺嫡的背后,都堆着失败者的累累白骨。没个万把条人命,是不能抚慰帝王心绪的。
听了李云睿的解释,李景隆点了点头,但这不足以让他下定决心。
“今天,你在狮子山头,已经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那么就算装,你也要装下去!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文官的好感!不要担心皇帝会愤怒,因为他必须选择皇长子朱高炽。”李云睿低声说道。
“为什么?皇帝不喜皇长子,这不是秘密。”李景隆有些忐忑不安的说道。
“立储什么时候需要皇帝喜欢?自古以来,帝位传承都是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立贤不立爱,这是规矩。皇长子奉天承运,又没有过失。仅凭皇帝好恶,就随意更换太子,能让天下人信服吗?更何况,你觉得文官会放过这次打击武勋的机会吗?”李云睿振振有词地说道。
“文官打击武勋?”李景隆有些不明白。
“现在朝中的文官,大都是建文旧臣,被靖难武勋压制的死死的,压得他们缓不过气来,他们之所以要拥立皇长子,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更何况文官的力量太强大,连皇帝都不一定掰不过他们,毕竟打天下靠武勋,治天下还得靠文官。”李云睿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
李景隆听了之后,瞬间明了。看似简单的一场简单的议储背后,实则是文官集团与靖难武勋之间、文官与皇权之间的交锋。
“可是为父如果出面,会不会惹得皇帝发怒?”李景隆有些担心。
“本来他就看你不顺眼,再发怒又能如何?我们的目的要明确,那就是获得文官的好感,到时候我们家出事时,他们就算不替我们说话,也不会落井下石。”李云睿说道。
李云睿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为最坏的情况打算,如果事有不谐,李家至少还有个拥立之功,到时候朱高炽上台后,会记得这份情意。
毕竟,朱高炽当皇帝是板上钉钉的事,李云睿这只蝴蝶,扇不动太大的风浪,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那其他人怎么办?”李景隆想了想,点了点头。
“纪纲和陈瑛这两条皇帝的忠犬,我们就不要有想法了,他们现在为了立功,什么事都能做出来。”李云睿想了想,摸着下巴说道,“驸马都尉袁容,远在北平,我们也不需要管。剩下的邱褔、朱能、姚广孝、张辅和郑和,我来想办法。”
“我儿,除了郑大伴,这些人多多少少,对为父都有些许敌意……”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话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利益足够大,相信我,老豆,这群人会联合起来把你送上宝座。”李云睿压低了声音说道。
“……”李景隆听了之后,心里慌得一逼,这话岂能随便说。
李云睿说的话其实不假,当年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就是这样。虽然赵匡胤也想当皇帝,但没有那么急迫,急迫地是他手下的那群大将。
大将们之所以急迫,那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把赵匡胤扶上去,爵位到手了、功名利禄到手了、子孙后代的富贵也到手了。
李云睿可没打算把李景隆推上去当皇帝,难度太大了。但是让邱褔他们改变对李景隆的态度,他还是有把握的。这个世界上,男人一辈子喜欢的无非是酒色财权。这四样东西,除了权李云睿给不了他们,酒、色、财,对于李云睿来说,还真不是难事。
靖难起家的勋贵对李景隆有意见,无非是气不过而已,如果秦睿给了他们酒色财,有钱了、有女人了、有酒了,他们还气什么?
虽说,酒是断肠毒药,色是惹祸根苗,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杀人钢刀。如果把这些人捋顺了毛,那么是不是会变成“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