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收苏定方
“是我大隋的军队,也只有我大隋的军队,才会如此雄壮。”苏邕下巴下的胡须颤抖,对一边的张县令和苏定方说道。
“不错,不知道是哪一位将军来此。”张县令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兴奋之色,虽然此刻大隋看上去内忧外患,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智者,看出了大隋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许多官员对于大隋还是很忠心的。
“定方,你可以率领五百精锐出去接引李将军。”苏邕想了想说道。
“是。”苏定方大喜,他手握长槊赶紧下了城池,这一次张县令没有阻止,毕竟眼前就是军功,虽然军功大部分都是别人的,可是自己也能分到一些不是。
“不错,还想着出来厮杀一番。”李信正在厮杀的过程中,望着远处的城池城门大开,冲出数百士兵来,在一位年轻人的率领下,杀入乱军之中,心中点了点头,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冲乱了叛军,若是对方还不知道杀出来的话,李信还真是小瞧了对方。
“杀。”在苏定方率领军队杀出来的时候,终于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受到两面夹击的周亮再也不敢再武邑停留▽,,率领着残兵败将逃之夭夭。李信和苏定方率领大军追杀了十余里,才收兵回城。
“下官武邑县令张奇盛见过虎贲郎将。”等到了城下的时候,却见武邑县令率领城中乡绅恭迎在一旁。
“张县令抵御叛逆,护土有功,李信回朝的时候必定回奏请皇帝陛下。”李信跳下马来,眼睛却是望着苏邕和苏定方说道:“苏先生破家为国,率领义军,护卫桑梓,抵御乱贼,李信十分佩服。”
“小人不过尽些本分而已。”苏邕赶紧说道。李信的名声他也是隐隐听说过,这个时候能得李信夸赞,他还是很高兴的。
“令郎少年英雄,李信十分欣赏。”李信望着苏定方,眼神中掩藏不住的是欣赏,他现在麾下虽然有随营军校,但是培养出来的大多是普通的将才,或者以后能有帅才出现,但是在这个世上,有的人是天生的帅才,就比如眼前的苏定方。就算李信不是历史类专家出身,也知道苏定方这个人。
“犬子如何能敢当将军夸赞。”苏邕赶紧说道。他脸上虽然是谦虚之色,但是目光中的一丝得意还是掩藏不住,显然对自己的儿子很满意。
“定方,你现在军中居于何职?”李信忽然问道。
“这个,跟随父亲身后,冲锋陷阵而已。”苏定方欢喜的脸色一僵,声音微微有些低沉道。
“将军,属下见苏兄弟骁勇彪悍,冲锋陷阵,胆略过人,若是做一名义军就有些委屈了,将军乃是虎贲郎将,麾下兵马应该有两万人,现在出征杨玄感在即,兵马缺少,将军何必征召苏兄弟入军,为朝廷效力。日后立下功劳,也能封妻荫子,不枉苏兄弟一身的武艺。将军也是为国聚贤,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杜如晦在一边自然是看出了李信的心思,赶紧劝解道。
“怎么样?苏先生,不知道你可愿意?”李信笑呵呵的望着苏邕。
“若是能得将军提拔,小人自然愿意。”苏邕心中很高兴,李信是皇帝面前的宠臣,虽然眼下地位并不高,可是年轻,这就是资本,只要立下功勋,日后不难升迁,这总比苏定方跟在自己身边好。
“定方,你呢?”李信点了点头。
“苏烈拜见将军。”苏定方心中早就激动了,李信年纪轻轻就是虎贲郎将,麾下的士兵都是精锐,足以说明李信的治军能力,加上其神勇,这就说明日后肯定是有前途的,苏定方自然是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了。
“好,好。”李信哈哈大笑,只要苏定方跟随自己身边,自己就有足够的机会将其收入麾下,乱世之中什么东西最重要,那就是人才,是武将。李信比不得李世民那些世家子弟,他们只要一起事,短时间内,就能聚集大量的人才。那李渊的整个家族,诸如李神通、李孝恭等等都算是名将。但是李信就不一样,他麾下人数稀少,就需要海纳百川,才能聚集英才。这个苏定方是他第一个找到的比较有名的武将。
“恭喜将军得一猛将。”张县令虽然不舍自己的麾下少了一员猛将,但是对方是李信,代表的是杨广,心中就算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是放在心里,反而还恭喜对方。
“不,不仅仅是猛将,定方日后还会是名将。”李信拍着苏定方的肩膀说道:“跟在我李信的身后,岂是一个猛将那么简单。定方,好好干,我一定会将你培养成我大隋的名将。”
“多谢将军。”苏定方听了很高兴,他相信李信所说的,作为一军之主,李信在众人面前是不会说假话的,更为重要的是,他相信李信所说的。
“张县令,军情紧急,我们在这边休息两个时辰之后,就要启程南下,杨玄感那个逆贼现在正在攻打东都。若是不能短时间平了杨玄感,皇帝陛下就会率军班师,大隋一年多精心准备的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会付之东流。这将有损大隋的威严。我必须率领大军立刻出发,劳烦县令现在就去准备吃食。”李信将苏定方扶起之后,面色凝重对张县令说道。
张县令和苏邕听了之后,面色一变,战争失败并不算什么,可是杨广在战争失败之后,依照他的脾气,肯定会第三次征讨高句丽,到了那个时候,作为河北之地,皇帝陛下将会征召更多的士兵,更多的劳役,对民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到那个时候,人们为了躲过兵役和徭役,就会铤而走险。河北大地甚至到处是盗匪都有可能。
两人一想到这一点,不敢怠慢,赶紧去准备粮草,给李信和麾下大军补充体力。而苏定方也回到家中收拾行李,准备和李信一起南下建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