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楚墨矩子!
正厅之内,秦江早已经派人泡好了茶,等他们过来,当看到楚国矩子一行人之后。
秦江一眼就看出对方的不凡,微笑着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拱手行礼:“想必这位就是楚国墨者的矩子吧。!”
矩子就是墨者首领的称呼。
墨家弟子尚武,他们每五年用比武的方式推举出一名首领,被选为首领的人就能够得到祖先所留下来的象征权威的墨矩,称为"矩子令"。只要有"矩子令"在手,就能对全国各地的墨家弟子发号施令,故此被称为"矩子"。
只不过平日里矩子深居简出,身份十分神秘,没多少人见过。
今天他竟然亲自来到了万年县拜见秦江可想而知,这是他们的诚意。
见过文昌君!
楚国墨者的矩子向着秦江拱手行了一礼。
秦江指了指四周的座位:“各位远道而来先坐下喝一口茶吧。!”
“茶!”
“文昌君为我们准备了鲜茶?”楚国墨者们听到秦江的话,顿时面上一喜。
秦江的茶叶味道极佳,他们早就有所耳闻。
实际上他们平日里也爱喝茶,只不过因为墨者生活清贫,拮据。
生活上都没什么钱,所以他们喝的茶都是论滥竽充数那种。
就这他们也是甘之如饴!
此刻听到秦江已经亲自为他们准备好了上等的好茶,顿时都高兴不已。
秦江看到他们的反应,笑着说道:“这茶可在外面市面上流传的不同,是我亲手炒制价值千金,也就是墨家的各位大贤到来我才舍得拿出来!”
“各位请先喝一口茶!”
“然后再我们再说话!”
楚国的这些墨者听到秦江的话也点了点头。
他们忙不及地坐到座位上,举起了茶,吹了一口气儿。
喝了一口,所有人顿时眼前一亮,他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尤其是楚国墨者的矩子,他酷爱喝茶,喝了一口之后。
顿时眼前一亮。
“这茶与我平时所喝完全不同!”秦江听到这话笑着反问道:“可是本君新手炒的茶叶,比起市面上卖的口感好!”
楚国墨者的矩子点了点头。
“君上亲手炒的茶叶清香扑鼻,略带苦涩,真乃是茶中上品!”
“说实话我,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叶与这茶叶相比,我之前喝的简直就是野草一般!”实际上他之前喝的真就是跟野草差不多。
他们喝的茶叶都是粗制滥造的。
各地随手摘的自然不如秦江这里的好,这些人喝完茶之后都心满意足。
甚至看样子也是意犹未尽。
秦江捕捉到他们的反应,立刻对外面说道:“来人,再给各位墨家各位大贤再续上一杯。”
茶叶金贵,请这帮墨者喝一杯就行了,但是可以再续杯,反正一壶茶要冲了四五次才会味道变淡。
墨家的各位墨者们,听到秦江的话都欢喜不已。
他们拱手朝秦江行了一礼:“谢过君上!”
秦江之前,虽然没有出来接待他们,但是在这里面却为他们备下他们最喜欢的礼物。
所有人的人的心中没有半点怒气。
喝着茶还跟着秦江聊天,十分放松,这种感觉非常的好。
他们来之前以为文昌君的架子一定非常大。
没想到双方现在聊天跟拉家常一样迅速拉近了关系。
实际上这也是秦江故意的。
有的人是在酒桌之上,可以迅速拉近关系,有的是在茶桌子上可以迅速拉近关系,墨者们都不饮酒,但是他们喜欢喝茶。
很快墨者们又喝了几杯茶,终于开始切入正题了。
矩子放下茶杯,目光灼灼看向秦江:“敢问文昌君殿下,如果我们楚国墨者入秦,进入天下第一学宫,宣扬墨家学说,大秦朝廷可愿意?”
秦江听到对方的话不加思索的回答:“只要各位放弃之前跟秦国敌对的态度,我大秦自然是举双手欢迎,如今是始皇帝一统天下,海纳百川,无论是之前有什么过节,都可以既往不咎!”
“不过你们也必须要保证,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和大秦为敌,一心一意宣扬自家学说,尽心尽力教授从各地方来的学生不得有藏私!”
那是自然!
楚国墨者的矩子点了点头。
“我墨家既然想在学宫内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拿出真本事,不然的话岂不是被儒家农家,阴阳家,还有兵家纵横家给挤掉了。”
秦江现在的天下第一学宫。
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要是没有点真本事,恐怕几天就要穿帮,敢来这里传授学术的那都是满腹经纶的大贤。
“好,既然各位决定放下成见和大秦言归于好,携手共创未来,那本君就在此向各位保证,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你们可以进入天下第一学宫传播自己的知识,尽心尽力教授人才。
我也非常期待各位的精彩表现!
秦江说完朝外面说了一生。
“来人!”
门口立刻有四名卫士出现。
为了安抚各位墨家墨者的心,本君决定焚香上表,表奏上天。
秦江这话说完,随后立刻有人拿了亚麻智障,还有笔墨。
秦江拿起纸写了起来,大概的意思就是说。
秦朝和墨家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双方言归于好,从今以后不得互相背弃,不然的话人神共弃。
写完之后,秦江拿出红印泥,摁了个手印。
墨家的墨者矩子也按下手印。
双方算发完毒誓的,把这黄纸焚烧。
现代人虽然说不信这套东西,但是在古人来说还是非常信的,因为这个事很严重,如果以后真的违背誓言的话,很可能真叫倒霉。
秦江和墨家的人一起焚香伤表,这事情就算敲定下来了。
其实只要秦江发话的话,没人敢不同意,秦始皇嬴政也是支持他的。
毕竟楚国都没了,墨家也自然也就跟秦国没有什么利益相争了。
之前墨家还有一条路就是出海东渡扶桑。
但是呢,太危险了!
茫茫大海上千里,谁知道会出什么岔子,而且还有背景理想的,但凡能进入秦国,进入学宫之内传播自己的知识,没人愿意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