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407章 金钱与战力

      大丫尚不了解“货币”的本质,极为担心他真的胡来,担心无数兵卒怨气滔天不可收拾。
    她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若董虎是皇帝,利用国家机器来做这种事情,即便是从未出现过的新鲜事物,也一样可以尝试,但话又说回来,纸钞的最初是在川蜀出现的,是北宋时期宋兵杀入川蜀,把川蜀的铜钱全部抢掠一空,这才逼得一些大商贾弄出了“交子”流通,也就是最早的纸币。
    北宋时同样缺铜,皇帝却没有利用国家机器强行发行纸币,反倒是川蜀商贾自行发行了“交子”纸币流通,这与选一个特区进行摸索、尝试有些类似,从未出现纸币,从是需要第一个人来吃螃蟹的。
    董虎挠头不断,大丫心下也愈发担心,知道他早些年用棉花、细麻、槠树皮造过纸钱,当时他就又开心又沮丧了好几日,现在又见他琢磨起纸钱“骗人”事情,也由不得她不担心……
    “唉……”
    董虎叹气一声,他不是不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危险,可他的铜钱不足却是事实,兵卒们抢了这么多铜钱,想要隐瞒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也需要拿出一部分进行奖励,而且他抢了整个凉州的铜钱,凉州又与相对集中的平城不同,凉州百姓需要分散在各郡县,如此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铜钱参与经济活动,向没了丁点铜钱的金银河流注入一些钱财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想到自己手里缺铜的事实,董虎将大丫拉坐在自己怀里,苦笑解释“货币”的本质……
    “黄金也好,铜钱也罢,它们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吃的粮食,穿的衣物,金钱本身没有价值,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货物与货物交换的信誉保证,所以纸钱只要保证了信誉,只要人们承认纸钱的信誉,一样可以当做铜钱来使用。”
    “纸钱能够取代铜钱的途径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强制政令,诸如朝廷或是咱们强制性的认可纸钱的信誉,另一个就是用真金实银做纸钱的信誉保证,是纸钱可以等价兑换铜钱,慢慢建立起纸钱的信誉,以此来取代铜钱,逐渐缓解铜荒的事实。”
    “比如百姓认可了纸钱后,尽管会有一些百姓拿纸钱兑换铜钱,但也一定会有百姓不去兑换,毕竟纸钱远比铜钱轻便易于携带,所以一百万万铜钱可以印制两百万万纸钱,可以当作两百万铜钱使用。”
    大丫、三丫一脸惊骇、难以置信……
    “在凉州各县建立兑换钱庄,让百姓可以拿着纸钱进行兑换铜钱,起初时,百姓肯定是不信任纸钱的,但只要能从钱庄兑换出来铜钱,时间长了,百姓就认可了纸钱,越是认可咱们的纸钱,越是很少有人兑换铜钱,所需要的铜也越少,钱庄里一枚铜钱当成五钱使用也算正常,唯一的风险就是需要保证纸钱的信誉,不能胡乱印制,不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兑换铜钱,比如你手里只有十枚铜钱,而他人却要一次性兑换二十枚铜钱,没有这么多铜钱兑换,纸钱的信誉也就一下子没了丁点,百姓也不会再信任纸钱,纸钱就成了一堆废纸。”
    “所以呢,咱们就要设法将市面的铜钱、纸钱再次设法赚回来,就要在各县设立一些店铺,诸如咱们一边给兵卒发放铜钱兵响,另一边就要设法将钱财赚回来,农具店,布庄、粮庄、酒庄……什么的都需要有一些,只有将散出去的钱财再收拢回来,才不会出现因铜的库存不足而影响到纸币的信誉。”
    “咱家有无数牛羊、粮食,控制住了盐田、铁矿山、酿酒,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量收购百姓手中的布匹、粮食,使用权利、金钱、人脉控制住很多产业,如果想要赚钱的话是很容易的。”
    “左手发行纸钱,右手就又将纸钱赚了回来,他人就别想挤兑咱们的铜钱,时间久了,人们相信了纸钱可以购买农具、布匹、粮食……也就不会兑换库里的铜钱。”
    “这么做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咱给兵卒们发放了军饷,各个县城店铺无数、人流如织……用很少的铜钱,养活了无数的人,打造了一个繁华、富庶的凉州。”
    董虎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搂着女人腰肢,说着自己所期盼的繁华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样的凉州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听着男人的低喃,看着他眼中的渴望,大丫竟一时痴了……
    并州、凉州的库存铜钱总量有一百万万钱,按照大汉朝的赋税,成年男丁每年至少要上交数百钱的“军费”赋税,一个人至少需要一千钱的流通,依照百万人口计算,凉州市场需要十万万钱流通,这是在铜钱没有流出凉州情况下,天下大乱后,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丁流入,随着人丁的流入,也肯定需要注入些铜钱才能保证市场稳定。
    对于掌握了一百万万钱的董虎来说,十万万钱反而算不得什么了,可此时的凉州连续经历数年战乱,不仅残存的妇孺占据绝对数量,更重要的是百万人都是衣兜空空穷光蛋。
    十万万钱是凉州市场正常流动资金,每年注入十万万钱,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百姓有存钱、藏钱习惯,现在的凉州很穷,董虎即便向百万人当中注入一两百万万钱,也绝对不会因为“钱多”而通货膨胀,可若继续因为“兵响”继续投入钱财,纸钱的变相贬值也在所难免,所以就需要从市场上收回一些货币,以此稳定市场。
    在看到仓库里有这么多铜钱后,董虎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百姓不识字,对纸币的流通就会造成极大的麻烦,若是实行朝廷的赋税政策,确实可以通过赋税来收回市面的货币,只是凉州贫穷,遭受过战乱的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一些税赋也必须取消。
    三十税一的田地税肯定是要保留的,五至十四岁的口赋是为了供养皇室用度,这个是要取消的,算赋、更赋是“军费”用度,而他实行的是屯田兵制,并州以及河湟谷地内实施的屯田兵制,实则更像是卫所制,是屯田兵卒有自养田、军屯田,自养田是为了保证兵卒的妻儿老小的生活用度,军屯田是为了保证在役兵卒的衣食用度,河湟谷地以及整个并州百姓实则都是卫所军户。
    而现在,他准备在凉州实施的却是府兵制,是每五百亩田地供养一名兵卒,虽然也会有一些军屯田供养出征战士,但府兵的日常训练、刀兵衣甲皆出自“五百亩”田地身上,董虎对此并不需要付出多少,除了征募府兵更换成了“战时征募战后解散”的募兵时,他才会给与兵响外,包括奖励府兵卒的赏赐田地,他都不准备给予兵卒。
    唐朝府兵的崩溃是因为“六户”人家失去了土地,养活不起了一个兵卒,是因为唐朝已经没了土地赏赐给府兵,府兵制才彻底崩溃了。
    而董虎现在的做法是结合了汉募兵、唐府兵、明卫所做法。
    大汉朝的募兵是战时征募战后解散,这种做法有明显的两点好处,其一是节省了军费,不需要常年养活这么多兵卒;其二是避免了将领常年掌兵而控制兵卒。但这么做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临时征募兵卒的战力参差不齐。
    唐朝的府兵是常备民兵,是定期参与训练的民兵,战力相对稳定,但因府兵的根基是土地,土地私有化后,无论如何的政策,土地最终都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没了“土地”后,府兵也就不再存在。
    明朝卫所不仅兵卒自养,同时也需要向朝廷缴纳不少税赋,虽然卫所也是常年维持训练的,至于真实情况是不是在训练,那是上面监督不利的问题,与卫所“常备训练”制度没有关系,但卫所与府兵同样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卫所的根基同样是土地,土地流失会直接影响卫所兵卒的战力。
    董虎首先确定了土地的归属权,先把所有土地所有权拿在手里,如果保证不了民间百姓的土地所有权,最低限度也要保证军屯田的所有权。
    军屯田是为了保证在役“正兵”的用度,一千常年打仗的正兵,就要有供应一千人的土地产出,军屯田与一千兵卒娶了几个女人、生了几个娃没有关系,兵卒的家小是自家田地养活的,军屯田只养活在役兵卒,这也就保证了兵卒的口粮问题。
    其次是减少军费用度和减少造反危险,大汉朝的战时征募战后解散能够减少大量军费支出,董虎也准备这么做,打仗时候从军府临时征募府兵,战后解散为民,而且兵卒自备刀枪箭矢,他需要付出的只是军屯田地的战时口粮,以及征募后的军费支出,而战时征募战后解散,同样减少了统兵将领常年掌握兵卒带来的危险。
    最后是保证兵卒的战力问题,兵卒的精锐程度与常年训练有关,府兵是准军事化民兵,为了保证兵卒不会因土地流失问题而影响到兵卒的备战,与“六户畜养一卒”的做法不同,董虎的眼睛只盯着问题的根结——土地上,他不管土地会不会流入少数富户人手里,谁占有“五百亩”田地,谁就负责养活一名兵卒,以此保证兵卒的训练物资供应,出征所用牛马,厮杀所用兵器衣甲,都由“五百亩”田地供应,尽可能的保证兵卒常年备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