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五十一章 仁本无错

      不会玩?
    可这...这是玩吗?
    如此严肃之事,你竟然来了个“玩”字,这还能够聊下去吗?
    富术差点就问姬定,“请问该怎么玩”。
    当然,他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言道:“先生此言是何意?”
    姬定又开始轻摇羽扇,思忖一会儿,突然问道:“大夫可知宋襄公泓水之战。”
    “这我自然知晓。”
    富术点点头,又稍显诧异地瞧了眼姬定,道:“泓水一战,宋襄公不就是败于儒家所推崇的“尊礼”之上么?这恰恰说明,儒学被诸侯冷落的原因。”
    你这好了,还把刀子递到我手里来了,如此大善之人,可真是难得一见啊!
    姬定笑了笑,道:“宋襄公的确是一败涂地,但不知大夫以为,宋襄公是否错了?”
    富术沉吟少许,摇头道:“倒也不能说是错,只是......只是他败了!”又是摇头惋惜一叹。
    其实宋襄公做的并没有错,因为当时贵族之间的战争,确实是有许多规矩的,那就跟打擂台似得,他只是输了而已,他若赢得那一战,自然也不会有人质疑他春秋五霸的地位。
    胜败在于能力,是非在于道理。
    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姬定又问道:“宋襄公当时所为,乃仁政否?”
    富术这回倒是没有多想,直接摇头道:“只能说是仁义,倒不能说是仁政。”
    仁义和仁政,虽然都是仁,但肯定是不能一概而论。
    姬定笑道:“首先,我是说以仁政治国,亦非是‘尊礼’治国;其次,宋襄公只是败了,但并未是错了。而这,就是我所讲的,他们不会玩。
    其实孔老夫子,早已经给出答案。人,要因材施教;事,要因地制宜。儒家所尚之‘礼’乃是二者相对之,父慈则子孝,兄良则弟悌,夫义则妇听,长惠则幼顺,君仁则臣忠。一旦前者不成立,那么后者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如今周天子衰微,礼坏乐崩,若单方面还一味的尊礼,其实此非儒家所尚,那宋襄公败就败在这里,而非是儒家之过啊。”
    这二者相对,其实就是先秦儒学和宋明儒学一个很大的区别,以后的儒学更强调子孝臣忠,而不谈这子孝臣忠的原因,是先有父慈,后有子孝,先有君仁,才有臣忠。
    反过来说,就是父不慈,则子不孝,君不仁,则臣不忠。
    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最初的儒学其实一门非常人性化的学问,不尊神鬼,也不像墨学一样有着理想主义的大爱,孔子认为人就应该更爱自己的孩子,若爱别人的孩子跟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那就不正常,就不是人了!
    富术闻言,不禁也抚须沉吟起来。
    而殷顺且等一些士大夫,皆是频频点头,他们已经是带着崇敬的目光看着姬定。
    姬定目光悄悄一扫,叹了口气,道:“只可惜这天下儒生,推崇儒学之时,首推尊礼,岂不知当今天下,若想尊礼,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从而导致儒学虽盛,但始终不得诸侯采纳。”
    富术问道:“那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以儒家治国。”
    姬定笑道:“因地制宜,以法替礼。”
    富术哦了一声:“何谓以法替礼?”
    姬定答道:“礼盛于周,可当时天下未有大乱,有足够的时日,去教化百姓,遵纪守礼,但是如今的话,是金戈铁马,快意恩仇,已无时日,去教化百姓,法制要更适合当下。”
    富术问道:“此与商鞅之法,有何不同?”
    以法替礼,用得就还是法制啊!
    姬定反问道:“敢问大夫,你若重罚了一名仆从,你是否还敢留他在身边,伺候食寝?”
    富术沉吟少许,摇摇头。
    姬定问道:“为何?”
    富术坦然道:“谁知他有没有怀恨在心。”
    姬定又问道:“倘若一直善待一名佣人,且对他的家人都好,你是否敢他留在身边,伺候食寝?”
    富术点点头,道:“这我自然敢。”
    姬定笑道:“前者乃是商鞅之法,后者乃是吾之法。商鞅之法,虽在一时令秦国变得强盛起来,但也绝非长久之道,当你的父亲,你的兄弟,皆被商鞅削鼻斩手,你还会对商鞅感恩戴德吗?自然不会,在亲情面前,是难以分清是非对错,但你也不敢顶撞商鞅,你只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那么对于商鞅而言,就必须要用更重的刑罚去威吓。奖赏亦是如此,当秦人人人都有土地,若还想驱使他们,就必须要用多的赏赐,如此罚与赏必然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笑道:“反观吾之法,以仁为基,以法辅之。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宽仁慎刑,以教化为目的,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的,让人们知道,是律法给予了公平和正义,如此便可做到人人爱法,人人敬法,则法可长存。”
    富术听得是频频点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敬佩。
    擎薄突然哼了一声:“你未免想得也太天真了,这乱世当用重典,若是宽仁慎刑,又岂能令人们尊法。”
    姬定问道:“敢问擎大夫,你儿子会否偷盗?”
    擎薄当即怒斥道:“你说甚么?”
    姬定又问道:“你儿子会否拦路打劫?”
    “岂有此理!”
    擎薄气得直接站起身来,道:“你若再敢在此诬蔑小儿,我饶不了你。”
    卫侯瞧他一眼,道:“擎大夫无须动怒,他只是这么一问,又并非真的指责令子。”
    擎薄这才想起卫侯也在,当即收敛几分,坐了回去,可见姬定还看着,似乎在等他的答案,当即怒道:“小儿再也怎么不会去拦路抢劫,你莫要再顾左而言他。”
    卫侯、殷顺且、富术他们皆是困惑地看着姬定,这问题问得有些出戏,谈治国之策,你怎么绕到人家儿子身上了。
    “我绝非是在顾左而言他。”姬定摆摆羽扇,道:“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为何会有偷盗、打劫,皆乃穷因所至,若人人都如擎大夫之子一样,生来就是荣华富贵,又岂会沦为强盗。
    在贫穷的国家,再重的刑罚,亦可不阻止偷盗抢劫,而在富足的国家,纵使宽仁慎刑,亦可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贫穷才是万恶之源啊!
    故而才要追求仁政治国,施以恩惠,以利争取民心。”
    “妙哉!妙哉!”
    卫侯忍不住为之叫好,又拱手一礼,“先生之高论,令寡人受益匪浅啊!”
    富术瞟了眼卫侯,旋即向姬定拱手道:“受教了。”
    而殷顺且等一干大夫也纷纷拱手致敬。
    可见他们是希望卫侯推行仁政。
    卫侯见火候也差不多了,朗声道:“寡人欲以仁政治国,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大夫纷纷行礼。
    “君上心怀仁义,乃我卫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