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权也最有钱

      西北风呼啸,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襄王起了个大早,带着自己的铁册军,向着西山陵园而去,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起去的还有四威团营都督、昌平侯杨俊等一些勋贵。
    罗炳忠请了到圣旨,想要接回北海的英魂,这件事大明皇帝已经朱批,并且在开春后,正式派出使者前往和林交涉,按照当初襄王和阿剌知院的谈判,此事不难。
    而且论功行赏,这功劳属于襄王。
    而朱祁钰也知道襄王要前往英烈祠祭祀,也让襄王带去了自己的悼文。
    朱祁钰在京祭祀英烈祠的时间是固定的,在大年三十的早上,祭祀长岭和西山皇陵之后。
    西山陵园英烈祠内,白茫茫一片,像是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陵园之内,四处都是松柏,被大雪压弯了枝丫,仅有的一丝绿意也在白雪之下。
    梅花初绽,迎雪吐艳,梅花逊雪色三分,雪色却输梅花香气。
    朱瞻墡披着大氅,一步一步走上了灵台,灵台的正中有一根三丈高的丰碑,上面刻着祭文,在风雪之中,无声的叙说着当初战况的惨烈。
    在丰碑之后,是东西两厢的长廊内,刻满了京师之战后为国殉难的英烈名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明英烈。
    土木堡天变爆发的突然,大明的防线全面崩溃,京师危在旦夕,国家有倾覆之危,于谦将郕王从王府里拉出来扔到了奉天殿上,一道命令,调集备倭军和备操军入京。
    预备役们,在老营的带领下,训练不到半月余,瓦剌人在喜宁的帮助下破紫荆关,长驱直入,来到京师城下,于谦做出了出城迎战,城外民舍布防,吸引敌军主力的决定。
    这些年轻的生命,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迎战。
    大明京师保住了,大明江山保住了。
    正殿是英烈祠的祠堂,阔七间,进深四架,进门朱红色的牌额上写着忠烈千古四个大字,乃是由陛下亲书。
    凤鸟纹四足香炉,置于庙前。
    在正殿之后是绵延的群山,是数千座整齐有序的墓碑,默默矗立,上万英魂长眠金山山麓两侧,庄严肃穆。
    朱瞻墡作为亲王祭祀,自然有礼部的乐舞助兴,但是朱瞻墡并不想要打扰英魂,所以拒了所有的乐舞,一切从简。
    他就是想来上柱香,非常简单的上柱香。
    朱瞻墡点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随后杨俊也上前来,点了三炷香。
    殿外两百余位铁册军和大明京营两百余神机营,开始在掌令官和庶弁将的命令下,将鸟铳高举,开始对天放铳,枪声响了一共响了三遍,惊起了无数飞鸟腾空而起,飞向远方。
    一个简短而不失庄重的祭祀就这样完成了。
    朱瞻墡站在灵台之下,眉头紧皱的看向了西侧,那边不是英烈祠的范围,而是金山陵园的角落。
    那里埋着的是民礼下葬的稽戾王。
    朱瞻墡就这样站在风雪中,看了好久好久,一动不动,他想不明白,心狠手辣不顾亲亲之谊的陛下,既然已经在太庙杀人,为什么不趁势将稽戾王挫骨扬灰,反而有棺有椁的将其以民礼下葬。
    他也配?
    想来想去,陛下并不是死者为大,只是给大明皇室留下了最后一丝尊严而已,怎么说稽戾王也当了十四年的皇帝。
    “殿下?”罗炳忠看着襄王低声问道。
    襄王这才回过神来,站直了身子问道:“何事?”
    罗炳忠没什么事,就是提醒殿下回神,他想了想说道:“该回京了。”
    “哦。”朱瞻墡跺了跺脚,选择回京。
    回京之后,罗炳忠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襄王的车驾,汇入了京师的人流之中,不见了踪影。
    在暮鼓敲响之前,罗炳忠回到了襄王府内。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罗炳忠回到襄王府,提着下摆,疾走数步找到了在书房写论私德的襄王,一脸的兴奋。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出什么事儿了,慢慢说。”朱瞻墡收笔问道。
    罗炳忠气喘吁吁的说道:“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抓人了。”
    简单来说,锦衣卫的缇骑在卢忠的带领下倾巢出动,开始了带清洗。
    翰林院和国子监的一批翰林、太学生被直接扔到了西山煤窑做苦役,而后是六部司务厅的十多名司务被带走,死刑三复奏后,秋后处斩。
    六部二十余名九品到四品不等的官员被悉数带走,礼部右侍郎王士嘉被逮捕,正三品。
    一时间整个京师,人心惶惶,生怕被缇骑夜敲门。
    “这王士嘉的长子王玉是河南按察司右使,次子王玺的儿子是正统年间丁卯科举人,现在在光州做知州,这王士嘉一倒,这两个好大儿怕是也落不到好去。”罗炳忠感慨万千的说道。
    朝中移宫的浪潮声,就是从礼部起,而挑头的就是这个王士嘉。
    王士嘉一倒台,这王玉、王玺也没几天蹦跶的日子了。
    在大明,为了陛下,一家考取了公平,入了翰林院,家中子侄为了避嫌一般不参加科举。
    陈循的儿子、王文的儿子就是因为这个被弹劾了,王文因此还罚了一年的俸禄。
    但是在正统年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比皆是。
    朱瞻墡颇为担忧的问道:“什么罪名?”
    罗炳忠看着朱瞻墡担忧的神情,仔细思忖之后,才明白,襄王是担心陛下随意动用了非刑之正。
    襄王刚在邸报的头版发文,论了公德。
    罗炳忠赶忙说道:“不是因言获罪,是冒赈案,贪腐重罪,反腐厅大使周瑛亲自前去抓人,是周瑛查补冒赈案时候发现利益往来,随后越查越多。”
    “反腐厅也盯好久,这刚查出了实证,就直接抄家封门调查去了。”
    朱瞻墡的神情才松懈了下来,他就怕陛下盛怒之下,直接以言降罪,这有违公车上书广开言路的基本政治构架。
    朱瞻墡乐呵呵的说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王士嘉搞这处移宫来,怕也是最后的挣扎。”
    “十王府这边,有没有宗室参与其中?宗人府事、宁阳侯陈懋没有拿人吗?”
    罗炳忠用力的摇了摇头说道:“移宫事,宗室这边本就是草木皆兵,殿下回京闭门谢客,宗室这边没人敢参与。”
    移宫,其实也有宗室想要摇旗呐喊一下,毕竟喊两嗓子,最少也是豪宅良田的报酬,奈何襄王是宗室的一杆旗,襄王府不动,自然没人敢动。
    朱瞻墡满是笑意的说道:“到底还是知道怕的,这就是了。”
    当今陛下,可不是个念亲亲之谊的主儿,宗室子未有皇命,参与政事,那就是找死。藩王入京,难道就没有藩禁了不成?
    “翰林院那边带走的是谁?”朱瞻墡敲着桌子,兴趣盎然的问道。
    罗炳忠想了想说道:“翰林编修刘定之,正统元年会试第一,殿试探花,而后在翰林院任编修至景泰三年,升司经局洗马。”
    朱瞻墡思索了许久,最终摇头说道:“不认识,进士及第当了十七年翰林,这翰林院的板凳怕是被他坐穿了吧,就做了个司经局洗马?”
    司经局隶属于詹事府,名义上为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其实是翰林院迁转之阶。
    进士及第考进了翰林院做了翰林,作锦绣文章数月到数载,到詹事府迁转,或者六部任职或外放出京。
    这能在翰林院当十七年翰林,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只此一例。
    司经局洗马是个从五品的闲差,并无具体职务。
    十七年爬了个正五品的闲差,朱瞻墡自然不认识这个人。
    罗炳忠思考了下说道:“这人的靠山其实是杨士奇,可是后来因故又恶了杨士奇,两面不讨好,就这么闲职至今。”
    朱瞻墡了然,明知故问的说道:“清流领袖?”
    “清流领袖。”罗炳忠表示肯定,他对殿下的总结能力颇为认同。
    朝中清流,在朱瞻墡和罗炳忠看来,太喜清谈,不够脚踏实地,既然做了杨党,那就不要让杨士奇厌恶,这两头不讨好,顺风倒的墙头草。
    朱瞻墡一语中的,清流领袖,意见篓子。
    十大历局挨着翰林院、国子监什么事儿?但是翰林和太学生就是看他们不顺眼。
    真的按照大逆不道算,陛下设立的巾帼堂,教女子读书,岂不是更应该口诛笔伐?可是他们不敢,因为巾帼堂的祭酒是皇后千岁。
    翰林院的清流就是典型的欺负老实人,欺负十大历局天文生,没什么背景和后台。
    “王士嘉跟刘定之是不是有牵扯?”朱瞻墡忽然开口问道。
    罗炳忠点头,确信的说道:“就知道瞒不住殿下慧眼,刘定之不愿意在翰林院坐板凳,就找到了王士嘉做靠山。”
    “这刚靠上,就倒了。”
    朱瞻墡嗤笑了一声,朝中哪有什么山头,好好做事,陛下就是最大的靠山,而且还靠得住。
    这刘定之靠王士嘉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朱瞻墡掐着指头算了算,妖风四起,这其中让他最担忧的事儿,就是这个驾步司扑买的传闻。
    这条消息压在朱瞻墡的心头压了一天,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洪武年间的十八官厂、永乐之后的江南造船厂、正统年间的官窑扑买,这都是让朱瞻墡寝食难安之事。
    朱瞻墡玩着手中的扳指问道:“驾步司那边呢,这是块肥的流油的大肥肉,没什么动静吗?”
    “有!”罗炳忠一脸迷糊的说道:“陛下说,若是有官厂扑买,陛下也要参与扑买,这话一出,驾步司扑买之事,就立刻烟消云算,无人提起了。”
    “这是为何?”
    皇庄是皇庄,官厂是官厂,就像是内帑是内帑,国帑是国帑。
    朱瞻墡听闻也是一乐,陛下果然是个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之人,他看着罗炳忠一脸迷糊,问道:“不明白?”
    “不明白。”罗炳忠不耻下问。
    朱瞻墡思忖片刻问道:“你说这天底下最有权势之人是谁?”
    罗炳忠想都不想的说道:“陛下。”
    “你说这天底下最有钱的人是谁?”朱瞻墡又追問了一句。
    羅炳忠思考了许久才说道:“陛下?”
    “然也。”朱瞻墡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笑着说道:“論权势,陛下最大,论钱帛,还是陛下最多。”
    “所以,这扑买之事,公产变私产,就不了了之了。”
    公私分明,是论公德的重要成果。
    陛下的内帑是私产,是陛下个人财产,陛下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自大明建立以来,户部国帑就时常跑去内帑拆借,这惯例到了景泰年间,依旧是没有变。
    陛下作为皇帝,从来没算过国帑利息。
    有人想要将公产变私产,那么作为大明最尊贵且最有钱的人,这天底下还有谁,能从陛下口中抢肥肉?
    “原来如此。”罗炳忠若醍醐灌顶。
    朱瞻墡摇头晃脑起来,迎回北海英魂是功,查养济院贪腐案是功,陛下把功劳都让给了他这个监国。
    移宫案是麻烦、对十大历局的攻讦是麻烦、扑买驾步司浪潮是麻烦,但是陛下都没讓这些麻烦留到他监国处理。
    朱瞻墡算是看出来了,只要他不心生妄念,陛下等闲不会拿他的脑袋做文章,这就是让朱瞻墡心安的地方。
    冬序之下的反攻倒算,在陛下强硬的镇压下,终于是安稳了几分。
    而此时的撒马尔罕也在过冬,而且是凛冬。
    咨政大夫王复和大石也先已经一个月没有见面了,即便是有什么事儿,也是伯颜帖木儿居中斡旋。
    矛盾已经摆在了桌面上,最近最大的矛盾就是关于南边的帖木儿汗国卜撒因之事。
    卜撒因不承认康国的法统,全靠一张嘴四处叫嚣,整日里派出使者挑衅也先,但是卜撒因不傻,他知道此时瓦剌势强,就只是挑衅,并未有出兵的举动。
    王复的意思是按兵不动,随他口吐芬芳,但是也先这个性格忍不了,他要出兵揍卜撒因一顿,教训教训出言不逊的卜撒因。
    也先哪里是想教训卜撒因,他想告诉康国上下,他才是大石,他才是王。
    “伯颜,卜撒因在赫拉特,赫拉特地势高,本就是易守难攻,三面环山,一旦我康国大军被围困,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王复面色沉重的说道。
    伯颜帖木儿一脸为难的说道:“谁说不是呢。”
    伯颜帖木儿也不赞成出兵,卜撒因在赫拉特本就是以逸待劳,再加上地利,这一仗很难打,死伤者众不说,也很容易给看热闹的奥斯曼王国机会。
    “大明的使团什么时候能到?”王复闭目许久问道。
    ------题外话------
    求月票,|`o′|嗷!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