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123章 悲剧重演?

      姜余停住了脚步,缓缓转过头。
    对着这两个叔侄俩问道。
    “你们是发现了什么东西?还是发明了什么东西?”
    这两叔侄又回过头,呆愣的看着姜余,没说话。
    “如果你们是发明了某种东西,可以申请专利啊!”
    “免费的!”
    “那里有英文助理帮忙写文稿,写专利申请资料。”
    这俩叔侄相互看了一眼,同时摇头说道。
    “先说你到底是谁?”
    姜余看到两人如此警惕,也是一阵欣慰。
    他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就是你们的老板,姜余。”
    说完就掏出身份证件,递给他们。
    两人看完,面面相觑。
    这年轻的简直不可思议。
    两人又同时摇头叹息。
    人比人,气死人!
    年轻学者返回教室,从包里搜出一张文件。
    出来后,递给了姜余。
    这是一个关于建筑材料的资料报告。
    这是一份可以分解橡胶然后又重组的可行性报告。
    五分钟后。
    姜余只是细细看完了这份研究报告。
    经过这两叔侄无数次的实验,这份可行性报告是成立的。
    这种材料可以分解橡胶轮胎,橡胶球鞋,橡胶手套等等。
    这些材料被分解后,成为液态状物体。
    然后又可以通过加入另外一种材料,把分解后的橡胶和其他无机物质(如沙子,石头,玻璃等等)重新组合成一种特殊的固体材料。
    除此之外,这俩叔侄还是一对天才建筑师。
    他们最引人瞩目的,还有一篇关于建筑学方面的特种砖块设计理论。
    文章中介绍到一种不规则卡位砖块,砖块与砖块之间可以迅速卡位,不需要水泥等粘合物质。
    由于是高强度的卡位,某一处受到冲击力的时候,会被平均分散到每一块砖头上,所以理论上是很难被打破击垮。
    砖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可大可小,可薄可厚。
    这样就非常适合于在海岛,高原等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迅速建房。
    有点类似于模块化组装房屋。
    但这篇文章所展示的理论,是大规模化,无需特殊定制材料。
    可以任由选择,用实木、矿物质、钢板、复合纤维材料都可以打造。
    这样一来,成本就大为降低,可以迅速普及。
    当然,如果能用上叔侄俩的特殊橡胶配方,那就更完美了。
    可防漏水、漏风,高韧性、高强度,最关键的是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
    这种特殊建造理念,简直就是为边疆战士量身打造的。
    它为那些长期驻扎在青藏高原或者在边疆海岛的战士和渔民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永久性驻扎基地。
    它可以完全无视地形,随意建造,大大缩减了建设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这么重要的战略专利,居然没有引起重视?
    他们的投稿居然都是石沉入海,杳无音信。
    那些审稿的编辑,难道都是吃屎的吗?
    这一刻,姜余想到了陆加羲。
    这个人的故事,是杨校长告诉他的。
    那是他当初入学京都理工解决数学至高数字难题后,杨校长“风轻云淡”的说了这个故事。
    他不想看见桦国再出现第二个陆加羲,一个就己经够了。
    陆加羲。
    一个全球最落魄的数学天才大师。
    他是一个千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奇才,做出了屌炸天的惊天成就。
    却被足足嫌弃了22年,直到一声不吭累死在土坑上。
    由于家庭贫困,他的三个兄长因为患病而无钱医治,在童年时不幸夭折。
    他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
    陆加羲的一生充满了悲情。
    22岁时,还在打工的他,被一本数学小册子深深吸引。
    这本小说改变他一生,给他带来了遗憾、光荣,以及最后的死亡。
    这本书里有一个世界百年数学谜题—寇克满女生问题。
    这个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小哥,竟想把它解开。
    一支笔,一张纸。
    连算盘都没有。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楼门口昏暗的灯光下,每天都能看到他,四年来,一日未停。
    他成功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却也是他人生中悲剧的开始。
    这篇注定会炸裂的论文,他从26岁一直投到44岁。
    18年里,从青年盼到中年大叔,他得到的答复:
    无价值,不予刊载,请转投。
    怀才不遇的愤懑煎熬中,他甚至被人当成疯子送去劳改。
    44岁那年,他死心了。
    因为他看到了报刊上,一个意大利人解开了答案。
    而这个人落后了自己整整十年。
    他的解题答案被整整耽误了22年,一直未被刊登。
    可恨吗?
    有抱怨吗?
    能够抱怨吗?
    为了查阅资料,在艰苦的环境下,他掌握了俄语和英语。
    在后来的岁月里,又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了日语。
    学这些语言,只为解题而已。
    他掘弃杂念,又向另外一个130岁高龄的超级难题进发了。
    因为超长时工作,长期熬夜烧脑,他得了疼痛性难忍的神经性牙痛。
    让人心疼的是……
    为了省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满口的牙竟被他拔了个光。
    45岁时,他成功了!
    他再次寄出答案。
    再次杳无音讯。
    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国外投稿。
    不出一个月。
    西方为之轰动!
    但更滑稽的是,国内此时依然对他是一无所知……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斯特兰格威(d.w.strangway)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说:
    “包头九中的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
    桦国科研界一时轰动!
    让陆加羲一炮走红的学术会议开始了。
    400元的路费是他妻子借来的。
    他穿着那双露出脚趾头的鞋走上讲台。
    他向世人宣布。
    “斯坦纳系列,我解开了。”
    困扰世界130年的超级难题,一年时间解开了。
    顿时全场沸腾!
    这一刻,他等了22年。
    心酸……
    骄傲……
    委屈……
    各种情绪一股脑涌过来。
    这个被足足嫌弃了22年的寂寂无名小卒。
    一个个声名显赫之人,争先恐后的要跟他握手。
    一所所不可高攀的名校,给他送来橄榄枝。
    可笑的是……
    陆加羲怕差旅食宿费太高多花钱,匆匆告辞,便挤车回家。
    回到家,他把舍不得吃的橘子分给女儿们。
    之后,一头倒在炕上。
    再也没有醒来……
    一句话也没有留下。
    依然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破鞋……
    去世当天,妻子收到45块钱。
    其中,37块钱是报销款。
    剩下的,是他48年辛劳一辈子,第一次从出版社赚来的报酬。
    只有8元……
    扣除外债,倒欠355元。
    穷其一生。
    陆加羲也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千年谜题。
    六年后。
    1989年3月。
    他妻子代表陆加羲参加了在京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
    她接受了桦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姜余之所以忘记不了,还有杨校长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陆加羲,桦国有一个就可以了,不能再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