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高岭村
宣布完上头的政令后,时间已快到中午了。牛大宝也不耽搁大家回去生火做饭,便宣布了散会。
这便是移民村的好处所在了。
因高岭村周边可以吃的活物太多,再加上村里刚刚收获了一季没有上缴,所以难得的可以一天吃三顿饭。而在牛大宝小时候,一天就只能吃两顿,还经常是两顿米粒少得可怜的稀粥。
高岭村则不仅可以吃三顿, 还可以做到顿顿有肉。不是鱼虾就是林子里的鹿肉,让很多刚来的新移民以为是来了天堂。
出了学校,便是村里唯一一条可以允许两辆马车并行的村道了。和连接县城的官道相比,村道不仅铺了草木灰,还弄来了大量的石板。即便是下雨天,走在上面也不会溅一鞋底的泥。
“村长回家啊?”
“村长我先走了啊!”
“回头打猎可以喊上某。”出学堂大门时,村民们纷纷跟牛大宝打着招呼。
和上任村长相比, 牛大宝这个新来的村长因为时间不长, 所以架子不大。对这些村民们,多是以和颜悦色居多。所以村民们也都跟他套着近乎。
由于庄稼前阵子刚收割,石板路的缝隙间撒了不少麦粒。一些鸡鸭就在这石板路上东瞅瞅,西啄啄。有时候啄到的是麦子,有时候捉到的虫子。
当更多的时候,是生长在缝隙间的嫩草。
这样宁静的生活,让牛大宝满足的同时,又有些唏嘘感叹。
毕竟是从战场上退役的,经历了尸山血海后,再过上普通人的平淡日子,总会有种恍然和不真实感。
便甩了甩脑袋,脚步也不禁加快了不少。
因高岭村的初建是在官府的督促下,所以和辽东、上京附近的自然兴建的村落相比,高岭村更加的规整有序。一座座的青色木头房子横竖成排,以学堂为中心,分立左右而设。
然后沿着高岭村所在的土丘,均匀的分布着。
这是高岭村的由来!
其地势乃是周边地界最好的。在其西南面,原本是与江水相连的沼泽地。不仅有面积很大的湖泊,也有一亩、半亩或是几平方大小的池塘、小水潭。
还有大片生长在湿地的水草, 在夏日里,经常会引来大片水鸟的聚集。
听村里资历相对老一些的老移民说,他们在这高岭村建立定居点,还是有些机缘的。
当时那支移民队伍要去的本是更下游的两江交汇口。甚至在前期,那里已经做到了接收的准备。只是很不巧,船队经过这条河段时,刚好遇上了汛期。
那些长满了水草的沼泽地与密集分布的湖塘、水潭全都连接在了一起,成了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泽。
水流又在那时候特别的湍急,他们的船队被冲入了大泽中,一下子迷失了方向。
谷辂
幸运的是最终在大泽中找到了一个面积不算小的小岛,岛上还有一片没被淹没的森林,而那就是最初的高岭村。
一行人就在孤岛上耽搁了好一段时日,期间为了避雨,还在岛上建了房子。一直到汛期退去,他们才重新找回航道。但不是所有人都撤走,因船只的损毁和物资的有限,只能让少数人迁往最初的定居点求援。
等到求援的人返回,河水已全部退去。高岭村也重新露出了全貌,那些被逼着在岛上定居的移民们还开垦出了好几亩荒地。
赶过来的官吏瞧着高岭村的位置不错,又因移民们已经在这地方自食其力,便决定将这个定居点保留下来。但水患却是必须的解决的!
于是和其他地方的移民新村不同,高岭村的村民首先做的不是开垦荒地修建房子。而是齐齐在距离河岸不远的地方修建堤坝,以尽量将沼泽地与河水隔绝。
再在有序的排水措施下,很多水泽的水也都被排出,成了可以被村民们利用的水田。
今年的汛期高岭村成功挺过洪水的考验,修建的堤坝虽然不能将全部河水挡住,但却有效的减缓了河水的流入。一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也成功的完成了丰收,成为所有村民的过冬食粮。
那些被淹的地方也没有被完全放弃。
在归化民和一些懂得捕鱼的村民的联合下,他们利用小舟在水面上大规模的捕捞,大大的充实了一把村里的肉食库存。一些吃不完的鱼虾则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太阳底下晒干,在日后丰富村民们的餐桌。
而除了沼泽地以外,村子的其他三面就是茫茫的原始森林了。即便爬到树冠上,看到的也是延绵不绝的绿色林海。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看到西北面的大山与北面像玉带一样蜿蜒流淌的大河。
这样原始的风貌,让很多刚来这里的汉民,有种说不出的苍茫之感。再加上那时候林子里常有老虎、豹子、豺狼伤人,让不少陆续迁移过来的新移民都有了搬离此处的想法。
一直到后来烧荒和大规模的捕猎,才将这种牲畜伤人事件的频率降到了最低。
现在这种莽荒的景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村子的北面和东面,原始林子已经往后退了数十里,取而代之的是已经开垦出来的荒地。
距离村子近一点的荒地已经种上一季庄稼了,地里还残留着大量没有处理过的秸秆。因靠近森林,所以村子的燃料问题是不用担心的。因而这些村民也难得奢侈一把,舍弃了地里残留的秸秆,直接让其烂在土里当肥料。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辛辛苦苦的将其从地里拔出来,然后晒干后拿回家生火做饭。
在这些方块状的田地间,则是一颗颗密集的桦树、杨树、松树组成的人为间隔。它们就和现在明国城池里畅行的‘行道树’一样,在田埂地垄间成了最好的分界线。
一些散养的猪牛羊在这些收割后的田地间翻找着、啃食着,将很多落下的麦子给吃进肚里。而在村子的西北面,林子却依旧很茂盛。这是当初岛上残留的部分林子,因其让刚来的移民们站稳了脚跟,所以也是为了留个念想,特意保留了一小片林子。
另外也是这片林子更北面还有一条小河。听官府的人说,河流附近的水草林木最好不要大肆砍伐,似乎是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什么的。村里的百姓都不大懂,但他们知道听官府的准没错。
目前大多数的房子都建在土丘上,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现在已经有部分房子建在了土丘下。这些房子的建造经验有部分是从那些归化民身上学到的。材料都是一颗颗生长了数百年的原木,然后在外墙糊上泥浆和苔藓。
屋顶也照此处理,但在最外面还盖了一层桦树皮。
那些林中部落多是建造这种树皮房子,顶上很尖。高岭村的房子虽然尖的不像帽子一样,但屋顶也比较陡。这是为了防止冬日大雪堆积,从而压垮了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