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设内阁
次日从床上醒来,兀鲁图斯察觉到身旁多了个人,才顿觉自己已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其实他也不是要做什么守身如玉的玉男,只是觉得自己还没成年,且身边也没合适的,所以就一直顺其自然。
现在终于走完了这对男人而言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一步,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感受。
“啊!你醒了?”额吉塔娜用薄被遮着关键的部位,脸上显出几分欣喜。
和汉人女子不一样,草原上的女人对此并不是那么羞涩。而且她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对此并没有那么抗拒。
“恩!昨晚你也伺候累了,再多睡会儿吧。”兀鲁图斯亲昵的吻了对方一下,就很自觉地从床上起来。听到动静,早已等着的下人赶紧上前伺候。
这时房门也被推开了,就见卓雅第一个冲进来。
“大王,昨夜我还想着留下来伺候你,却被姐姐赶走了。”瞥见那朦胧的纱帘后,躺着的人儿,卓雅心里就升起一阵醋意。
“无妨!琼林宴比起伺候我来更重要!”兀鲁图斯的腰带正被卓雅系好,听到这话,顿时用力簕紧了一些。
“咳咳咳······”兀鲁图斯呼吸不畅,马上咳嗽了几声道:“昨晚上宴席结束后,那些进士可都安排好了?”
“都安排马车送回上京书苑了。且今儿一大早,又都赶到宫里来谢恩了。”卓雅放开了腰带,但又在整理着本来就非常平整的袖口。
“哈哈,是吗?那我得赶紧去了。今儿还要很多政务要处理呢!”说罢,兀鲁图斯就快步离开了房间。卓雅瞧着,暗自跺了跺脚,总算没追上去。
等来到勤政殿的时候,外面已经站了一大群进士。
和昨天的设宴款待不同,今天可是要公布对他们的安排。耶律楚材早就私下与兀鲁图斯沟通过,在明国为官,那是不行的。所以今天便请了病假,对于他也没有任何安排。
而除了他以外的99人中,前十名被安排进内阁担任学士,主要任务便是负责帮助兀鲁图斯整理奏折。这是一个新设的政务机构,有点类似于秘书处。
整理奏折只是明面上的政务,还是私底下的,帮忙在奏折上盖上兀鲁图斯的专属小印。可以说,品级虽不高,但权利却不小。同时对这些进士而言,担任内阁学士也是一种政务上历练。以后外放为官时,也能增加他们处理政务的经验。
只有第二名李治是例外的!
兀鲁图斯将其安排进上京书苑,担任算术教学先生。平时除了教授算术功课外,就是编纂算术著作。这样的好事儿,对于痴迷于算术这门学问上的李治而言,也是一份美差。
至于其他人,则都下方到地方,在各个州县充当副官,帮着主官熟悉政务。等到一年期满后,经过枢密院的考核后,就可以根据功绩去当主官了。
如此安排,也是很早之前兀鲁图斯就和枢密院、吏部的尚书们商量好了,现在公布决定,也不过是恰逢其时而已。
“谢国主栽培!”诸位进士,以后便是明国的官员了,在得到任命后,齐齐谢赏。兀鲁图斯说了些勉励的话,便让众人各自散去了。
“各位学士,你们跟咱家进来吧!”在各个内监引领着进士们前往各部报道时,郑明俨、窦默等十人,被萨里彦不合领着进入了勤政殿的偏房。
“这里以后便是你们处理公务的地方了!因内阁还是新设,各项内部条陈暂且还没有。诸位学士不如先商议后,看如何才能将差事办得漂亮。”萨里彦不合将人带到了,便交待了两句,就直接退走。
留下窦默等人互相看了几眼,有些不知从何下手。
“探花郎,不如你来安排吧!”其中一个学士冲窦默说道。眼下状元和榜眼都不在,按照名次来划分,就窦默的名次最高,因而大家便决定听他的。
其他人也都没意见,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安排。
于是在窦默的安排下,众人先是分配好处理公务的席案,然后再将枢密院送来的奏折,依照五部的划分,暂且梳理出不同的类别。这期间萨里彦不合借着送茶的机会,将他们的表现都收入眼里。
当兀鲁图斯听完汇报后,也对窦默和其他人的表现非常满意。
在历史上,这位窦默也确实是在蒙古人底下大放光彩的汉臣。如今来投自己,看其表现,也确实不负在历史上的名声。
大概等了有一个时辰,萨里彦不合又听从兀鲁图斯的命令,送来了兀鲁图斯所用的小印。上面镌刻着‘国主亲启’的字眼。
窦默等人看到小印,顿时又慎重了几分。特别是在萨里彦不合交待用印的场合后,几人更是慎重。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内阁不是简单的整理奏折的地方了。而是有机会参与了明国政务的运转,掌握着部分明国政务大权的地方。
几人现在虽然都是地位中等的学士,但他们都有信心,成为官居一品的尚书。
又过了一个时辰,一叠奏折被送到了兀鲁图斯的跟前。他一一看过后,顿觉不错。上面不仅有地方上注明的政务,还有枢密院和相关部务的解决之策。内阁的新上任学士则在他们奏折、解决之策上,再盖上大印。
“很好!以后我就能轻快些了!”兀鲁图斯很快就将奏折看完,没什么大问题后,也非常满意内阁的处理效率。想到自此以后,沉重的政务就有了分担的地方,心里更是轻松无比。
便让萨里彦不合安排好内阁学士们的吃食,自个儿则去活动活动身子骨。顺便也看看建国大典准备的如何,敦促礼部的官员务必办好此事。同时各国使臣和各方势力的代表也都汇聚于上京,他这个做国主的,也需要听听他们的要求。
特别是有关赫拉部求援和对马国归附的事情,关系到未来两年明国的发展方向,不得不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