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

窑子开张了(H) 乱仑系列(未删节) 长日光阴(H)

第214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第214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蔡邕三人听了董卓的介绍开始思索起来。
    董卓说的这些都没有问题,那所谓的证书,就相当于自身的一个“照身帖”。
    所谓“照身帖”,秦国为了避免外国间谍的入侵,在商鞅变法时推行的。
    它是一块被工匠经过打磨的竹块,竹块的上面刻着持有人的名字、职业,还有画像和政府公章等等
    可以说照身帖便是最早的身份证。
    以董卓的想法,就无非更具自身学业,在另外做一个“照身帖”而已。
    这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这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董卓没有提,不是他不想提,而是他在等着眼前的三人提出来。
    以蔡邕、杨彪、士孙瑞的政治智慧,不可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其实董卓的想法就是推行科举!
    通过考试来引进人才,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撮而就。
    最实在的两个例子,王莽、杨广,这两个人都是步子太大扯了蛋。
    果不其然,经过一会沉默后,杨彪打破了沉寂。
    只见杨彪行礼道:“明公,若是朝中六部选官,由此来,那察举和征辟之人该如何安排?!”
    杨彪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也不少,如果全盘按照董卓这个作法,那对他这种世家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
    不但是杨彪,在大汉朝中几乎所有的士族集团恐怕心中都会有其他的想法。
    现在可能因为董卓权倾朝野,明面上不会有什么异议,但暗地里肯定会小动作不断。
    董卓笑了笑,瞟了杨彪一眼,戏谑道,“那以杨太尉之见,这些人该如何安排?!”
    杨彪见董卓反问他,他也不知董卓心中是个什么想法,只得硬着头皮道:
    “相国此策于国于民皆有利,不过彪是担心,有些个士人子弟不明所以,导致心怀不满,不能理解明公用心良苦啊。”
    董卓笑了笑,不在难为杨彪,直言道:“我朝以察举、征辟为主,此制已延续数百年时间,岂是那么好改变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
    “之前选官制度依然不变,不过当唯才是用。”
    “不但不变,董某还要求贤、招贤。”
    “求贤、招贤?!”
    董卓此言一处,蔡邕三人同时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董相国已经想好了。
    先建立蒙学、小学、中学、大学等等,然后在辅以相应的“照身帖”,这是为了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是需要时间的,人才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这时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数年、长则十数年时间。
    如果一味的推行这个政策,那定然会引起天下士族的不满。
    不过董卓又说不改变先前察举、征辟的选官制度,甚至还求贤、招贤,这样的话就给了天下士人一个机会。
    徐徐图之的机会。
    现在觉得有本事的人,你们赶快来投奔我,如果现在不投奔我,那以后就有可能要去学那些专业的东西了。
    天下有识之士不少,只要董卓两个政策推出,想必不少能领悟其中的猫腻。
    这就相当于后世很多人单从报纸中就能够获得一些非常有用的商业信息。
    与此同时,这也给了杨彪这样的世家大族一个缓冲的机会,先依然通过现在的选官制度来提升自身家族的实力。
    然后在依靠家族的底蕴,去适应董卓新的政策。
    要说杨彪这类人心中有没有怨念,那肯定是有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谁让现在董卓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人家手中有刀啊。
    自己的脖子总不能和别人的刀刃比一比谁更硬。
    所幸还给了缓冲的机会。
    而世家大族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也有自身的骄傲。
    君子六艺可还知道?
    礼、乐、射、御、书、数。
    这些可是基本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无非就是多学一些东西和少学一些东西。
    之前可能要样样精通,现在只精通一样就能当官,岂不美哉?!
    杨彪、蔡邕、士孙瑞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隘,心中都已经有了改变家族的想法。
    这时,只听董卓又说道,“以后若是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不安置好也是麻烦事。”
    “如今朝廷中的官位实在太少了。”
    “以后还要大量的基础官员来办实事,同时州、郡、县、乡中的所立学院中的教员也可归于朝廷管辖。”
    “可享朝廷待遇,拿朝廷俸禄。”
    董卓眼光望向蔡邕,笑道:“伯喈,本相以为这教员的待遇,必须要好好拿出个章程才是。”
    “最好是让那些有本事的,想着去教书,不想着去做官最好!”
    “哈哈哈哈哈。”说到这里,董卓自己笑了起来。
    董卓可是知道,随着人口增多,一个老师可是要教很多个学生。
    教员太少的话,会把教员累个半死。
    学生本来就不容易教育,把自己累个半死不说,待遇如果还差了,那还谁愿意去教书育人?
    民以食为天,毕竟老师也是要吃饭的。
    蔡邕闻言,嘴角勾起笑意,点了点头。
    现在私学越来越多,官学不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私学教出的学生和老师是直接挂钩的。
    老师教出了好学生,对老师本身也有莫大的好处。
    像卢植、郑玄那样的人天下有又几个?
    人家本身就是大儒,已经到了不求名,不求利的境界,但大部分人可没有这样的觉悟。
    大多数人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
    当然,蔡邕之所以会笑,是因为据说徐州的黄巾军攻破了北海。
    郑玄与其弟子到不其山躲避兵难。
    那时买进的粮谷十分缺乏,郑玄只好停止授学,辞谢众学生。
    你看……
    郑玄这种大儒老师都离不开粮谷,更别说其他人了。
    当然,郑玄这也是因为兵慌马乱的特殊情况。
    不过,当董卓说出要提高教员的待遇时,蔡邕心中是由衷的赞同。
    “诸公!”
    “除了开办学习,提高教员待遇,设立行的'照身帖'这些事情外,董某还有一事。”
    董卓此言一出,三人同时望向他,今天董相国已经准备了许多决策,不知他又要做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