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俞大猷进宫
“陛下,兵部尚书谭纶和俞大猷一起进宫了。”
陈矩虽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打扰朱翊钧,这是属于皇帝和皇后的快乐时光。不过,来的人实在是太特殊了,他不敢怠慢。
谭纶也就算了。俞大猷这个人,陛下可是期盼很久了。
“是吗?”朱翊钧脸上露出了笑容,站起来看了一眼身边的王皇后说道:“为夫先过去了,晚一点再过来陪娘子。”
王皇后笑着站起身子,点点头说道:“妾身送钧郎。”
她当然不会耽误皇帝的正事。
对着王皇后点了点头,朱翊钧就往前走了过去。
来到前面,朱翊钧就看到了谭纶。
俞大猷这个时候应该在外面候着。
“臣谭纶,参见陛下。”谭纶恭敬的行礼。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爱卿免礼。”
朱翊钧坐到龙椅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谭纶,这才继续说道:“爱卿看起来精神不错,看来身子已乍好。”
“这都是托了陛下的福。”谭纶连忙说道:“多亏了陛下的培元丹。”
“这个就不用说了。”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打断了谭纶,“爱卿今日过来,可有什么事情?”
“回陛下,俞大猷进京了。”谭纶连忙说道。
“是吗?”朱翊钧顿时就兴奋了起来,站起身子说道:“人在哪里?你有没有带过来?”
皇帝如此急切的表现,是谭纶没有想到的。
皇帝怎么会这么激动?
这让谭纶心里面又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了,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人就在外面。”
“快让他进来!”朱翊钧兴奋的说道。
对于大明这个时代的著名武将,朱翊钧的心里面带着期盼。比起那些官僚文官,朱翊钧更喜欢武将他们,这才是悍不畏死的人。
东南抗倭,想想都热血沸腾。杀倭寇、保家国!
“是,陛下。”谭纶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谭纶就带着另外一个人走了进来。
两人一起走进了大殿。
朱翊钧看了过去,结果有些失神。
原本以为俞大猷会是一个十分精壮的汉子,身材高大威猛。可是看到进来的这个人,朱翊钧实在没有想到俞大猷长这个样子。
这是一个精瘦的老头,头发和胡子都有些白了。眼窝深陷,整个人看起来不但不精神,还很是虚弱。
他喘息之间,胸部起伏很高,呼吸有些费力。
朱翊钧眼神一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不是俞大猷不够英武,而是自己现在看到的俞大猷不够英武。
俞大猷已经不是当年的俞大猷了,他年纪大了,身上的旧伤越多,年轻时练武积累下的暗伤也很多。到了这个岁数,整个人已经开始急速的衰退了。
这从俞大猷这几年总是上拜辞奏疏就能够看得出来,俞大猷身体真是撑不住了。
事实上,俞大猷也没两年可活了。这次到京城来,对俞大猷来说,难度都挺大的。
朱翊钧静静地看着俞大猷。
俞大猷正欲跪下行礼。
进来之前,谭纶已经和俞大猷说过了,这次皇帝让他进京,具体做什么还不知道,但是其中有一条,就是随侍。
武将在皇帝身边随侍,这是一个问题。
俞大猷心里面很不想干,他年纪已经大了,身子也不行了,说不定哪天就去了。在这个时候了,还做什么随侍啊?
俞大猷现在就想回家,好好地养老。
朱翊钧见到俞大猷要跪下,没有迟疑,迈步就走了下来,直接来到俞大猷的身边一把就把他扶了起来。
与戚继光不同,俞大猷的待遇可没有戚继光好。这与俞大猷不会做人有关系,也与大明的朝廷有关系。
朱翊钧甚至觉得戚继光的会做人是一种悲哀,是大明的悲哀,是大明帝王的悲哀,
俞大猷一愣,他没想到陛下会把自己扶住。
他抬起老头,就看到了一张年少的脸,甚至还有一些稚嫩,下巴上有一撮绒毛,看起来就不怎么硬。如果要骂人的话,那就是胎毛未脱、乳臭未干。
可是谁都知道,这个人是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大明朝的皇帝。
“陛下?”俞大猷连忙叫道。
“爱卿不必如此。”朱翊钧笑着说道:“这些年,爱卿为了大明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功劳,也受了很多委屈,朕都知道。来人,赐坐!”
说完,朱翊钧就坐回龙椅上。
陈矩也从旁边搬来了一个椅子,放到俞大猷的身旁。
至于谭纶,陛下没说给他赐座,那他就只能在旁边站着陪着。
俞大猷有些迟疑,心里也有一些不明白。
陛下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看了一眼站着的谭纶,又看了一眼面前的椅子,俞大猷更迟疑了。
自己坐下去合适吗?
谭纶瞪了俞大猷一眼,示意他赶快坐下。
这是陛下赐坐,你不坐这是想干什么?难道想抗旨吗?
再说了,这里是御前,难道座位还要排排坐分果果吗?
皇帝赐座,那也只是赐给一个人的。赐给谁、不赐给谁,都是皇帝的想法,可不是谁在场就给谁的,更不是谁官职高就给谁的。不然也不叫赐坐了。
俞大猷坐了下来,不过有一些如坐针毡。
朱翊钧看了一眼谭纶,沉声道:“谭爱卿,兵部是不是很忙啊?”
“是是是。”谭纶一愣,随后就反应了过来,连忙说道:“兵部那边还有事情,如果陛下没有什么吩咐的话,臣就先告退了。”
“爱卿且去忙。”朱翊钧笑着摆了摆手。
显然,陛下这是有话要和俞大猷说,而且不想让自己听。
谭纶心里面的滋味很复杂,怎么有一种新郎入洞房、媒人扔过墙的感觉?
心情很复杂的谭纶离开了,留下了同样心情很复杂的俞大猷。
朱翊钧看了一眼俞大猷,伸手拿起身边的一本册子,缓缓的说道:“俞大猷,字志辅,小字逊尧,号虚江,泉州晋江人。早年习易经,世袭百户。嘉靖十四年,中武举,授千户、金门守御。”
“时倭寇乱,俞大猷上书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怒曰‘小军校怎配上书言事?’杖之,夺千户。”